Page 111 - 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融合发展
P. 111
第三章 德育教育在大学生学风建设中的融合发展
时代高校德育理论创新,使实践探索取得成效,让德育话语掌握更多学生,必须
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尤其是加强党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克
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建构新时代高校德育话语,摆在第一位的就是明确德育话语
的根本属性,为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断建构彰显中国特色的高校德
育话语体系。
2. 提升德育话语创新能力,增强吸引力
从德育理论到德育话语,保持话语创新和话语自信的意识,不断提升话语创
新能力和自觉,立足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高度,建构富有时代
性的高校德育话语体系。内容是德育话语更新与发展的基础,丰富高校德育工作
的话语资源,教师要将教材中的道德转化为学生真实生活中的道德活动和道德精
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道德教育的创新。同时,重点关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
国革命道德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善于挖掘并推动传统美德中蕴含的精
神资源的转化发展,增强德育话语的文化底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德
育工作紧密融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持续提升实效性,完善德育机制。加强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既要推进德育
内容发展,也要促进德育话语创新。立足建构富有时代性的德育话语体系,坚定
德育理论和德育话语自信,不断提升德育内涵式发展。同时,树立大德育观,深
化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充分调动课堂教学、环境育人、教师主导的独特作用,形
成“三全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坚持德育课程的
价值观念引导和思想理论认识相结合,打造高质量德育课程;营造积极向上、干
净明朗的校园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情感培养、道德行为;
提高广大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书育人本领,努力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大先生”。
3. 采用多样化手段,增强话语实效性
大学生是推进德育工作的对象,也是德育活动的主体。加强大学生的德育,
要坚持从学生们成长的客观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切实有效、易于接受的形
式,在推进德育的关键课程中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文化
建设、班级文化塑造的过程中大力宣传道德模范人物故事,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活动中指导他们自觉体悟道德力量,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立足全媒体时代德育话语传播手段多样化、时代化等特点,重新吸收、转化
和利用新时代的传播资源、手段、机制等,打造高校德育话语传播多样化平台。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