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编辑转型与创新
P. 45

第一章  媒体融合概述



             相关的研究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截至 2023 年 1 月,在中国知网中文期刊文献
             库查阅以“出版融合”为主题的文献有 2543 篇,以“数字出版”为主题的中文
             文献共有 19384 篇,以“出版深度融合”为主题的文献有 352 篇。综观学界对出

             版融合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发展路径、产业形态、创新实践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
             更多关注产业界的当下实践以及未来趋势,注重对现实经验的总结和未来发展方
             向的探索,对基础理论类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出版融合有关概念及其
             内涵的界定尚未明确统一。

                 出版融合源于媒介融合。学界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
             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
             发展,新媒体日趋成熟,人们依靠新型媒介获取信息渐渐成为常态,出版业受到
             新媒体和互联网的影响,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媒介融合是出版融合发展

             的背景,二者的概念并不能等同。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召开融合出版概念及定
             义专家审定会,将“融合出版”纳入编辑与出版学名词术语表中,并将“融合出
             版”定义为“将出版业务与新兴技术和管理创新融为一体的新型出版形态”,“融

             合出版”及相关概念的厘清与规范有助于深化对出版融合的认知。目前学界对出
             版融合的研究仍较为匮乏,应结合实践对其概念及基础理论进行深入探讨。
                 3. 业界实践:从技术融合到人才融合向纵深发展
                 在业界,出版单位以“互联跨界经营为切入点和着力点,探索跨产业、跨区

             域、跨平台合作,努力实现基于自有品牌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出版融
             合实践主要体现在技术融合、内容融合、渠道融合、人才融合这四个方面。
                 第一,从技术融合上看,随着科技发展,大数据、元宇宙、虚拟现实等技术
             逐渐成熟,微博、微信、抖音等传播平台不断丰富完善,出版的载体形式、传播

             发行方式,出版业所能提供的服务都在转型升级。许多出版单位已利用这些技术
             进行常规的融合出版实践,如通过大数据刻画读者画像,有针对性地进行选题策
             划;在图书上附上二维码,将文字与视频结合进行融合出版等。也有一些出版社
             对技术非常敏锐,走在媒介融合的前沿。以数字藏品为例,目前这种利用区块链

             技术进行标识的数字化出版物,已在实践中发展出三种形态:一是静态图片形式
             的数字藏品,其内容多来自出版社的自有图书,如北京长江新世纪文化传媒有限
             公司的数字藏品“贰拾年光阴的故事”;二是 3D 数字藏品,如中图云创智能科



                                                                                     37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