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3 - 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与质量控制
P. 243

» 第九章  人工智能技术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工智能发展十分迅速。近 5 年中国在国际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机器视觉在农业领域应用
                的文章和专利数量保持高度增长,在数量上已经赶超美国,但文章的被引率总体低于
                美国。美国的研究侧重于基础理论,中国侧重于实际应用。
                    (2)核心技术
                    在现代农业技术应用中,中美在自动化技术水平、信息化服务技术水平、农机作

                业效率等诸多方面存在差距。然而,即使是发达国家,农业智能化、无人化也处于早
                期发展阶段。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是近几年来农业人工智能研究的核心,在农业
                种植和养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云智能与边缘智能的融合正在加速机器视觉

                和深度学习在农业生产中的落地应用。农业认知计算技术将成为未来农业人工智能的
                研究方向。
                    (3)重大产出
                    从产品竞争力来看,美国已实现农业的高度机械化、数字化、信息化和自动化,

                其大型高端农机产品技术遥遥领先于我国。我国已研发出具有国际领先技术水平及自
                主知识产权的多款新型农用无人机。我国农用无人机飞控技术现处于全球领跑地位,
                无人机装备总量和作业面积都位列全球第一。美国无人机在农业上的应用侧重于信息

                采集和农田监管,而中国常见的是植保作业。美国的农业机器人产品相对成熟,很多
                产品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成果。我国研制出的农业机器人大多存在功能单一、成本偏高、
                实际应用较少等问题,与美国相比,在可靠性、精度和效率方面也有一定的差距,特
                别是在智能化程度和实际应用方面更是差距明显。
                    2. 国际发展趋势

                    全球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与农业领域的融合发展,正在逐步完善相关
                内容。农业认知计算(可用于发现农业知识)、深度学习与机器视觉(可用于实现病
                虫草害识别、目标检测等)、5G 技术(可用于大容量农业视频 / 遥感图像传输)、农

                业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与边缘计算(可用于农业生产精准管控)、虚拟助手(可
                用于辅助果树剪枝、动物手术以及农业交互式培训)等一系列深刻影响农业发展的核
                心技术正驱动着农业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全球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规模化进程不断
                加快,农业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农场的主力,其相关研究已成为世界热点。农业机器人

                的广泛应用是人工智能农业领域市场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2017—2020 年,人工智能
                在农业中应用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22.68%,2016 年相关产业产值为 27.6 亿美元,预计
                2020 年为 111 亿美元,2025 年增至 308 亿美元,涉及农业无人机、无人拖拉机、智
                能收获机、智能除草机、挤奶机器人、农业自动化与控制系统等。2013—2018 年,农

                业机器人 SCI 论文作者来自全球 52 个国家,其中数量最多的前 10 个国家依次是中国、
                美国、西班牙、德国、澳大利亚、荷兰、以色列、意大利、英国和日本。中国增势最


                                                                                         • 229 •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