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3 - My FlipBook
P. 103
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研究
备一定的公共权力,在欠缺有效制约的情况下,容易引发权力滥用的问题。同时,行政事
业单位能够面向公众提供公共产品,不参与市场竞争,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无法得到保障。
政府部门通常借助行政的方式来实施资源配置,相关社会主体为了获取稀缺资源,可能出
现行贿的行为,容易引发公共资源浪费的问题。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在实际运行中存在一
定的业务风险,这些风险主要发生在组织活动实施的各个环节,想要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必须确保预算编制规范,预算执行合理,同时也需要依照相关标准做好批复。以收支风险
控制为例,其强调单位收入的完整性以及支出分类的合理性,要求各方面预算指标都能够
得到有效分解,对支出事项能够依照有关规定进行资金支付。
(四)信息沟通
从行政事业单位的角度来看,信息沟通是确保内部控制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和前提,
必须确保信息沟通的有效性。在内部控制活动实施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要打造出完善规
范的信息收集、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流程,保障内部控制工作实施的效果。在信息应用方
面,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充分考虑财务部门及监管部门提出的各种要求,统一信息口径,保
障内容的规范性,为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确保在政务信息公开时也能够对单位
社会服务职能的履行情况进行有效披露。行政事业单位必须确保信息使用人员能够准确理
解预算和决算信息,推动信息在不同部门之间实现高效传递,为各部门的沟通协调提供良
好支撑。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打造出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做好对内部控制理念及监督流程
的整合工作,以此打造出更加系统化及常态化的内控体系,规避人为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
提升内部控制实施的整体效果。
二、内部控制流程
(一)内部控制流程概念
内部控制流程,是主体构建与实施内部控制及监督改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动态连续
不断进行的。当然,这个动态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相对的,就主体特定时期和特定项目的内
部控制而言,其内部控制从开始构建到实施,再到监督改进,应该有相对固定的步骤和内
容。内部控制流程的执行不是一个从上到下的直线式的过程,而是互相联系的循环过程。
(二)内部控制流程划分
一般来说,控制过程包括三个基本步骤:确定控制标准;根据建立的标准衡量实际
工作情况;对实际执行情况偏离标准的误差进行鉴定、分析和矫正。内部控制作为一个
连续不断的动态控制系统,具有控制系统的一般特性,其控制过程也应遵循一般控制的
基本步骤。
从内部控制实践看,内部控制构建与实施及其监督过程是复杂多样的,也因主体和监
管要求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而言,从实际情况出发,可将内部控制流程划分为内部控制设
计、内部控制执行、内部控制监督三大阶段。根据内部控制实际操作需要,在上述三大阶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