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My FlipBook
P. 113

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研究

            接着是两项都是中度的,再接着是一高一低的,然后是一中一低的,最后是两项都低的。

            风险分析出来的结果有适用期,要警惕风险趋势的变化。
                 (五)风险应对
                 通过风险分析筛出了需要关注和优先管理的风险,各风险管理负责部门应提出风险应

            对策略和切实有效的内控措施。单位应组织有关专家对风险防控方法进行论证,尽量少选
            择风险规避,多想方设法从降低风险方面考虑,因为事业单位在履职的过程难免会遇到不
            可回避的风险。比如,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是科研单位履职奋斗的方向,面对无数次科

            学试验失败,短期内可能表现是国家资源无效耗费,但从长远看,也许科研成果对国家的
            贡献不可小觑。所以,风险策略选择应从单位风险承受能力出发,结合内部控制措施有效
            范围综合考虑,对于选用风险降低策略的风险应进一步细化控制措施。

                 (六)风险评估成果输出及跟踪管理
                 通过定期或适时地对风险进行收集、分析及处理,“自下而上”汇总出风险评估信息

            结果是领导班子系统了解和改善单位风险管控现状的重要参考依据。风险评估报告主要包
            括结论和风险应对建议等。单位内控评价部门或评价组应将检查跟踪风险管理工作的落实
            情况上报领导班子,并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绩效考评。

                 风险评估流程是一个循环的动态化管理过程。随着事业单位外部环境的变化、战略目
            标的转变、业务的调整和风险承受能力的不同等,在上一轮风险评估结果得到有效运用后,

            还需持续开展日常风险信息的采集,不断更新风险信息,调整风险应对方案,才能提升风
            险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以便管理决策层调整内控管理。同时,为了提高风险评估工作
            效率,搭建信息共享平台,要善于利用数字信息化的技术优势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逐步

            实现风险识别、分析及处理的内控管理信息化。为了从容预防和化解各类风险,事业单位
            应从讲政治的高度,加强内控建设,以勇于实践和敢于探索的精神,主动补齐风险评估工
            作机制建设这项短板。通过增强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提高风险评估与控制水平,为事业

            单位健康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四、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系统


                 (一)风险评估系统的构建意义
                 1. 理解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的关系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不断加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风险管理也成了行政事业单位关注的焦点,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关系越来越紧密。首先,
            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了控制降低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行政事业单位要做好内

            部控制就必须对其面临的内外部风险进行深刻的理解,对行政事业单位整体风险进行评估,
            针对性地对相关的风险采取必要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内部控制就是对风险的评估和管
            理。其次,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都是为了保障投资者的权益,保护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安全,

         104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