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4 - My FlipBook
P. 114
第四章 内部控制
实现行政事业单位战略目标。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虽然主要的内容有所差
异,但是二者的目标相似。风险评估能够使行政事业单位在自身战略实现的基础上选择好
风险偏好,统筹考虑风险、增长率、回报率等因素,减少损失,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也
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防止舞弊等行为,最终目标都有利于保证行政事
业单位的利益。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是相互交叉的行为,风险评估是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随着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现代信息
技术对传统的方法也有影响,信息传递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起良好的
内部控制和防护机制,必须更加全面有效地风险评估。而内部控制的设计与执行的情况也
是风险评估的重要判断依据,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评估可以借助内部控制的情况预测行政
事业单位的未来情况,帮助行政事业单位董事会和管理层实现行政事业单位控制的目标。
2. 在内部控制体系下构建风险评估系统的现实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市场的参与主体,随时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
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的风险将更加多,发展的不确定性更大,降低或者避免风险
成了内部控制的重要目标,行政事业单位要实施好有效的内部控制就需要识别面临的风险。
目前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生命周期较短与对风险的忽视是有关联的,很多的行政事业单位
就是因为风险评估和认识不到位导致其生存和发展出现重大的危机。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
管理和评估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安全性的重要保证,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可以有效的
支持生产运作,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符合其战略的规划,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价值最
大化,也引起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人员对风险的认识和重视,加强内部的控制。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对风险评估的意义认识不到位
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文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都是在风
险已经发生的时候才会匆忙应对,没有全局性和前瞻性的思维,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发展
中较为顺利,忽视了风险管理的意义,认为自己的行政事业单位没有任何问题,容易出现
过度自信的行为。
2. 风险评估机制流于形式,评估主体单一
由于大部分的行政事业单位不重视风险评估,没有事前重视风险防控的意识,没有主
动预测风险,很少有行政事业单位能够真正从科学的角度构建符合现代行政事业单位需要
的风险评估体系,自身对风险的预测能力较弱,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即使建立了这些机制,
也没有真正做到依照制度严格执行,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评估随意性高,执行的时候漏洞较
多,行政事业单位评估达不到原有的作用。很多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和财务
人员在评估风险的时候没有办法真正发挥作用,无法保证风险评估真正发挥作用,审计和
财务人员的独立性不足也影响了主体参与评估的实际效果。
3. 风险评估方法简单,准备不足,体系尚待完善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