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4 - My FlipBook
P. 134

第五章 财政问题






                                         第一节 财政概述




                 一、财政的一般概念

                 (一)财政现象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几乎都与财政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通过各种方式、
            渠道与财政“打交道”。那么,究竟什么是财政?从中文的字面意思上看,“财”是一切
            钱财、货物的总称;“政”则是指行政事务。所以,如果从字面上解释,“财政”就是指

            有关钱财、货物方面的行政事务。
                 为了维护国家每年的庞大开支,政府要依法向企业、单位和公民征税;国有企业要向

            国家上缴利润;国家还可以通过向企业、单位、居民发行公债、国库券等政府债券取得收
            入……诸如此类的现象还可以列举许多。这些财政现象,不仅政府机关的领导人和工作人
            员需要关心、需要研究,就是企业、单位的领导人和普通公民也应该关心了解,因为每项

            财政政策的出台,财政的每一笔收支,都会涉及企业、单位和居民的切身经济利益。作为
            一个企业的领导人也必须关注国家财政状况,因为企业的经营活动要受国家财政状况的制
            约,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税率的增减和企业的盈亏直接相关。涉外经济工作者,不仅需要了

            解国内财政状况,谙熟涉外税收知识,比如进口商品需纳税,出口商品可以退税,还要懂
            得国际税收中诸如税收管辖权、税收抵免和税收饶让等知识。作为合格的理论工作者,则
            必须熟悉各类财政问题的来龙去脉,才能深入地研究各类经济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有价

            值的参考性建议。
                 为了正确认识经济生活中的各种财政现象,就需要了解什么是财政,财政同国家、国

            民经济之间有什么关系,财政的职能作用是什么,财政有哪些规律、是如何运行的,财政
            机关是干什么的,有哪些基本的制度规定等等
                 (二)“财政”一词的来历

                 日本在 1868 年“明治维新”后,实行所谓“门户开放”政策。日本采用了法语的
            finance 这个词表示财政,在翻译和使用时,吸收了我国汉字固有的“财”与“政”这两个字,

            将它们合并起来,创造了“财政”。日本在 1882 年的官方文件《财政议》中第一次使用“财
            政”这个术语。
                 我国使用“财政”这个词是从近代开始的。历史上,人们把政府的财政事务称作“国

            用”“国计”“度支”等。1898 年,清朝光绪皇帝在“明定国事”的诏书中提出要“改
            革财政,实行国家预算”,据考证,这是我国政府文件中最早使用“财政”一词。1903 年,
            清政府又设立了财政处,从此官方开始使用“财政”这个词。

                                                                                              125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