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5 - My FlipBook
P. 135
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研究
(三)国家财政
财政特指政府的钱财事务,而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所以,人们又把政府
财政称为国家财政。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在现实社会中,国家是由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官吏等统治机构
组成的,并以“公共权力”的面貌出现而凌驾于社会之上。国家财政作为一种特殊的分配
现象,是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所经常接触,并与国家、集体及个人
的利益密切相关。
国家通过税收等形式筹集的钱或财,通常称为国家财政收入。国家通过安排财政支出,
拨出各种经费和基金,用于兴修水利、开荒造林、改良土壤等,使农民受益;用于兴办铁
路港口、发展交通运输,可使工商业受益;用于举办各项社会公共福利事业,可使人民受
益;用于军队、警察等国防开支,可抵御外来侵略,维护社会秩序,保证人们能在和平安
定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上述种种都属于财政现象,而“缴税”“支出”和“受益”体现
了财政收支的全过程。财政收支改变了各经济主体占有社会产品的份额,涉及国家、集体
和个人的利益,因此财政是一种分配和再分配活动。财政分配和再分配活动总是围绕实现
国家职能的需要,并以国家为主体进行的。国家必须凭借手中的政治权力从物质生产领域
强制和无偿地征收一部分自己所需的社会产品。
(四)财政的定义
我国社会主义财政学说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
发展而不断深入和完善。经过几十年关于财政概念的探讨和争论,形成如下几种代表性的
定义。
1. 国家分配论
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实现其职能的物质需要,并以其为主体,强制地、无偿地参与社
会产品分配的分配活动及其所形成的分配关系。
2. 剩余产品论
财政是一种物质关系,即经济关系,是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在剩余产品出现以
后逐渐形成的社会对剩余产品的分配过程。
3. 社会共同需要论
财政是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分配活动,在国家存在的情况下,这种分配活动
表现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上述各种定义具有以下共同点:就现代财政而言,大多数定义都同意,财政是一种国
家(政府)行为;财政是一个分配范畴;财政活动是社会再生产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五)财政的发展
1. 财政社会形态的发展
(1)奴隶社会的财政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