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0 - My FlipBook
P. 140

第五章 财政问题






                                         第二节 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概述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社会经济进行宏观调控通常要采用一系列经济政策来实现,
            其中最常用的、最直接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所谓财政政策就是以财政理论为依据,
            运用各种财政工具,为达到一定的财政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财政措施的总称。财政政策就是

            概括化了的财政制度、措施,是政府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制定的指导财政
            分配活动和处理各种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方针和准则。

                 1. 财政政策是政府有意识活动的产物,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财政政策同其他任何经济政策一样,是基于人们对客观经济规律的认识,在一定理论
            指导下制定的,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人们在财政的实践活动中,认识了财政活动的

            基本状况和一般规律,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财政理论,这些认识的成果和理论不能直接规范
            人们的行为,要通过财政政策这一中介来完成。财政政策是政府基于财政发展规律来制定
            的,目的是规范人们的行为,因而是有意识地活动的产物,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但制定

            的政策正确与否,既取决于政府主观认识程度,又必须通过财政实践来判断。
                 2. 财政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财政政策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也就是政府实施

            宏观调控的过程,也就是说,政府宏观调控是借助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来实现的。政府
            主要通过税收、支出、公债和预算等工具来指导财政分配活动,调节各种分配关系,从而

            达到和实现政府的宏观目标。财政政策就为经济运行最大限度地接近这些目标提供了手段
            和措施。
                 由于财政政策与宏观调控具有内在联系,因此财政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体,财政政策

            调节的客体,财政政策的目标、工具等与财政宏观调控的主体、客体、目标、手段等,是
            完全一致或者基本一致的。
                 (二)财政政策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

                 1. 财政政策的特点
                 (1)制度性

                 财政政策的制度性是指财政政策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直接相关,即有什么样的
            社会经济制度就会有什么样的财政政策。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与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下的财政
            政策,在历史背景、政策目标和政策手段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而我国在计划经济制度

                                                                                              131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