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1 - My FlipBook
P. 141

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研究

            和市场经济制度下实施的财政政策更是截然不同的。

                 (2)系统性
                 财政政策运行环境是一个系统有机的经济社会,存在众多的经济变量,这就要求财政
            政策在不同的政策之间,在政策的目标之间,在实施政策的手段之间,是一个有机协调的

            系统,否则将削弱财政政策的整体效应,甚至对整个社会产生负效应。
                 (3)间接性
                 财政政策作为调控经济的一种方式,与行政干预不同,不会直接干预经济运行,另外

            它与人们直接从事的经济活动也不同。财政政策采用的是间接地调控方式,即财政政策具
            有间接性的特点,它是用诱导的方式,使经济行为者从事符合国家经济政策的活动。财政
            政策的间接性要求政府运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杠杆来实现政策目标,或者通过相关的财政

            经济立法来体现政府的意图,进行宏观调控。如政府要抑制物价上涨的趋势,只能用经济
            杠杆对社会的供求关系进行影响,而不能采用行政限价的方式。

                 (4)时效性
                 财政政策发挥的效能是有时间限制的。对于不同的经济形势应采取不同的政策手段,
            同时注意实施政策的最佳时间。尽管政策的合理部分、共性特征可以超越阶段而连续存在,

            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但阶段的特殊性必然导致财政政策的特殊性,应当随着
            时间的推移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政策内容,以保持政策的活力。过时的财政

            政策必须停止实施,为新的、更加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所取代。
                 2. 财政政策的功能
                 (1)引导功能

                 财政政策的直接作用对象是财政分配和管理活动,而这种分配和管理关系能够左右人
            们的经济行为。财政政策的引导功能是指对居民个人和企业的经济行为以及国民经济的发
            展方向有导向作用。它的引导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财政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配合国民经济总体政策和各部门、各行业政策,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及其变动趋势进行预测,并在预测的基础上作出决策,提出明
            确的调节目标。例如,在某一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是稳定经济发展,为实现这一总目

            标,财政政策就要以抑制通货膨胀为目标。
                 财政政策通过利益机制引导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例如,政府针对内需不足的经济

            环境,可以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社会投资规模,刺激私人投资欲望。当这一政策出
            台后,投资者可能就要利用这一政策,这时可以通过提供多种优惠政策鼓励私人的投资欲
            望,如加速折旧、免税期、投资税收抵免、盈亏相抵、补助等。

                 (2)协调功能
                 财政政策的协调功能是指财政政策能够调节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某些失衡状态进行制

            约和调整。它可以协调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阶层之间等的利益关系。财政政
         132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