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4 - My FlipBook
P. 144
第五章 财政问题
面来衡量。从本国经济内部衡量经济稳定与否的指标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物价的稳定,另
一个是产量和收入的稳定。所谓物价稳定是指社会价格总水平的稳定。经济学上所讲的物
价稳定,并不是说物价保持不动,通货膨胀为零,而是要求将通货膨胀控制在一定水平上。
产量和收入的稳定与生产要素的投入有密切关系。因此,产量和收入的稳定与否,一般用
就业情况来衡量,常用的指标是失业率。如果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说明社会资源得
到了充分利用,产量和收入实现了最大化。从外部衡量经济稳定与否的指标主要是国际收
支的平衡状况。在现代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收支不仅可以反映一国的对外经济交往情况,
而且可以反映其整个经济稳定程度。
综上所述,财政政策的经济稳定目标又可分解为三个子目标,即物价稳定、充分就业
和国际收支平衡。
(2)经济发展目标
经济发展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经济学界提出的一个新的政府政策目标,用以取代过
去各国政府所追求的经济增长目标。经济发展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是指伴随经济结构、社
会结构和政治结构改革的经济增长。它克服了传统的政府经济结构目标单纯追求经济总量
增长的弊端,不仅注重国民经济数量的增长,更重视国民经济质量的提高。具体来讲,经
济发展目标本身也是一个政策目标体系,包括以下三个子目标:一是经济增长目标,所谓
经济增长是指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衡量经济增长的一个最基本指标就是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率,经济总量的增长是各国政府所极力追求的目标;二是资源合理配置目标,资源配置是
指资源在不同途径和不同使用者之间的分配,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其使用效率的最大化,是
经济增长的前提;三是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
需要,需要的满足程度,不仅取决于个人消费需求的实现,而且取决于社会公共需要的满
足程度,公共需要的满足程度代表着社会生活质量的高低。
(3)收入公平分配目标
收入公平分配指的是一国社会成员分配的平均程度。这个目标的内涵是使社会成员的
收入分配既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成员的劳动积极性,同时又不至于产生过分的贫富悬殊。
理论上讲,在完全竞争市场机制下,收入分配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即:某个人的经济地
位好起来,而别人的经济地位并未因之而坏下去。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帕累托最优所需
要的条件较难具备,收入的公平分配很难自动实现,因此,就需要通过财政政策来对社会
成员的收入分配状况进行有效的调节。收入公平分配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目标,它是经济
的、道德的、社会的以及政治和历史的统一体。不同的历史时期,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
对公平内涵的理解和要求有所不同。
(4)预算平衡目标
预算平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预算的基本收支保持平衡。预算平衡有年度平衡、
经济总量平衡与周期预算平衡等多种不同平衡方法。年度平衡是指每个财政年度的财政收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