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2 - My FlipBook
P. 142
第五章 财政问题
策之所以具有协调功能,首先是由财政的本质属性决定的。财政本身就具有调节职能,它
在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通过收入和支出活动,改变着社会集团和成员在国民收入中占有
的份额,调整着社会分配关系。比如,转移支付政策是为了协调居民个人之间的收入水平,
从而达到公平收入、缓解社会矛盾的目的;又如,合理负担政策旨在公平税收负担,使纳
税人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经济竞争。其次,财政政策体系的全面性和配套性为其协调功能
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在财政政策体系中,公共支出政策、税收政策、预算政策等,从各
个方面协调着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这种政策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可以充分发挥出
财政政策的整体效应。
(3)控制功能
财政政策的控制功能是指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对人们的经济行为和宏观经济运行产生制
约与促进,实现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控制。例如,对个人所得征收超额累进
税,是为了防止收入分配上的两极分化。财政政策之所以具有控制功能,主要是由政策的
规范性决定的。无论财政政策是什么类型的,都含有某种控制的因素在内。它们总是通过
这种或者那种手段来对经济主体活动施加影响。
财政政策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方式有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两种。直接控制是指财政政策
对其作用的利益关系和经济活动直接进行的控制,如通过征收高额累进所得税直接减少高
收入阶层的收入,通过转移支付制度直接增加低收入家庭的收入,从而达到缩小贫富差距
的目标。间接控制是指财政政策通过间接地行为作用利益关系和经济活动。如政府出资兴
建公共工程时,能带动工程项目周边地区的经济,增加当地的就业。
财政政策控制还有一个阶段的问题。可以进行预先控制,即在财政政策的制定阶段就
实时控制,比如政府在采取一项财政政策时,在实施之前进行相关的可行性研究,对政策
可能引起的后果进行分析和预测,及时修正政策,避免失误;也可以进行现场控制,即在
财政政策实行之后,根据反馈回来的有关信息对财政政策的内容和实施强度进行相应的调
整,保证财政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4)稳定功能
财政政策的稳定功能就是指通过财政政策,调整财政收支规模,进而影响社会总供需
水平,促进供需平衡,从而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比如,在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时,
政府可通过增加支出使其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而在通货膨胀时,政府可通过减少支出,
使总供给与总需求趋于平衡,从而抑制经济过热。
二、财政政策的目标和工具
财政政策作为政府运用国家财力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它的运作必然要受到一定
的目标的引导,也就是财政政策目标的引导。财政政策的诸多目标有机联系,共同构成了
财政政策的目标。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