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7 - 快乐高效学语文
P. 167

在看戏前后的那种气氛、感觉。


             教师点拨

                 ①去赵庄看戏的途中,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夏夜行船的美景的?
                 嗅觉:清香、水气。
                 视觉:淡黑的起伏的群山,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听觉:似乎听到了歌吹。

                 想象:……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
                 ②这样描写看戏途中的情景,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表现了“我”什么样的
             心情?
                 作者借助“我”,一路上领略了江南水乡的夜景。这段描写,从感觉入手,

             描绘了豆麦、水草的清香、淡黑起伏的连山、皎洁的月光、闪亮的渔火、宛转悠
             扬的笛声、孩子们的欢笑声,写得有声有色有味,然而更有情。写连山,以动写静;
             写笛声,以声传情;写渔火,由远及近。这样写,既给人一种诗情画意之感,又
             将社戏在仙境般的景致中呈给读者。同时也表现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急切心情。

                 ③细节点拨。
                 1)“朦胧”在句子里作什么词用?
                 “朦胧”原来是形容词,现在作动词。(下文中“模糊”也是这种用法)
                 2)为什么说连山像铁的兽脊似的踊跃向船尾跑去?

                 这样写既形象真切,又突出了船行的快。
                                                                                           快乐高效学语文
                 ④文中为什么说笛声宛转悠扬,使“我”“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呢?
                 ⑤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充分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融
             情于景,才能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具体地说:

                 景物描写多侧面。《社戏》在描绘农村自然景物时,分别从色彩、声音、视觉、
             听觉、嗅觉各个侧面着笔,恰如多重奏管弦曲,给人以十分丰富的感觉,景物的
             立体感由此产生。

                 景物描写多层次。这里所说的层次,主要指景物的空间位置,《社戏》中能
             清晰地显示出远景、中景、近景三个层次。

             小练笔

                 按照课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仿写一段自己所熟悉的景致。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