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34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绪的形成是很关键的。因此,在多极化的世界中,国家的归属与认同就显得尤为
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国家认同与归属本质上就是文化的认同与归属。王崧
舟教授曾说:“学语文就是学文化。”
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语文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
来说,语文就是我们的母语,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因此,本书认为,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中的文化素养的独特性便是认同与归属,即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防
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也就是说,小学阶段“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内涵在于
“认同与归属”。
三、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素养是一个处于不断运动的概念,具有动态性、持续性和反思性。
它因时代背景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再加之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剖析,使用的
术语也不尽相同。例如,教师素质,教师专业素质等。导致国内外对教师专业素
养的内涵结构有着不同的见解。为深入分析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要素,本研究将
从欧盟的一份《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素养》文件、我国林崇德教授
及其团队等理论框架为逻辑起点。尝试构建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
养基本要素。
(一)欧盟的教师专业素养内容
关于教师的专业素质的研究,有些组织、国家或地区正处于积极研究的过程
中,有的则已经开展实质性的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早在2005年欧盟就通过对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的专业素质等政策文件,来支持一些国家和地区对核心素养
的落地。
(二)我国的教师专业素养内容
在我国,林崇德教授及其团队与叶澜教授对于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是奠定教
师专业素养内涵结构等理论体系的基础。因此,本研究将这两位研究专家的教师
专业素养理论框架进行阐述与分析,为本研究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
素养的要素析出奠定研究基础。
林崇德教授认为教师素质的定义必须体现教师职业的本质,与教育教学工作
相契合,不能脱离教学而谈素质。首先,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与教师的教育教学
工作的联系密切,而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因而学生的发展状
况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衡量;其次,教师素质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动态性是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