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29
第二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分析研究
第二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
素养分析研究
第一节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理论
本研究在主要进行核心素养含义的阐述、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等概念与性
质的推演、教师专业素养理论框架的分析,主要分析黄友初、桑国元、王光明等
研究学者关于教师专业素养组成要素的观点,并进行归纳总结。进而讨论小学语
文教师专业素养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之间的内在关系,即契合性与超越性,最后
基于核心素养视域提出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要素。
一、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的源起背景
最早出现“核心素养”一词源于20世纪90年代,虽然“核心素养”的提法很
新,但其所折射的思想内涵能追溯很久。2000多年以前,许多西方哲人追求正
义、理性、勇敢、智慧等美德。在我国,以孔子为代表也对完美人格进行思考,
如“内圣外王”“重义轻利”“存天理,灭人欲”,等等。可见,在传统人才标
准中,“德性”被放于最高的位置上。换言之,“德性”就是传统时代的“核心
素养”。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人们更加关注某一领域或者某一行业的技
能和能力。于是以“能力”为中心的素养便成为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
等研究的对象,对于人的“能力”的研究便成为核心素养研究的基础。
(二)核心素养的域外研究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作为研究核心素养最高水平代表,其认为核心素养是个
人实现自我、终身发展、融入主流社会和充分就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及态度的
集合。经合组织在1997年启动“素养的界定与遴选”项目,对核心素养的界定分
为三个维度。世界各组织、主要国家和地区都相继进行有关核心素养基本要素的
研究。由于对基本要素的研究视角、政策主体、历史渊源、国家情况等方面的不
同,导致各国、组织对基本要素构成的观点不尽相同,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