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25
第一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中的学习与运用。语文教师需要采取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帮助小学生进
行语言实践经验的积累。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有意识地为小学生创设听说与读
写的氛围,通过读书指导法和讲授法等为学生创造吸收语言、感受语言的机会,
通过讨论法和谈话法等为学生创造语言表达的条件。
1.故事教学法,激发表达欲望
部编版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与部分语文教材有所出入,其更注重图画、色
彩、模块学习对于小学生的教育作用。再加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原则及小学生的
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语文教师可以采用故事教学法进行教学。故事教学法运用
的前提便是教师需要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促使小学生快速融入课堂,锻炼
其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小学低段的学生由于自身年龄特点,故事教学法能够贴合她们的实际情况,
无疑能够优化教学效果。因此,故事教学法的运用可以成功有效地锻炼小学生的
聆听,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
2.读书指导法,感受语言魅力
小学语文教师通过读书指导法教给小学生读书,应该从读通、读顺课文内容
开始,在此基础上再追求读好、读懂。因为教学方法讲究适用性原则,语文教师
在使用读书指导法时,应有意识地注意范读时语言的清晰、准确、流畅,语调的
高低、速度及抑扬顿挫,提高语言的感染力。学生在听教师范读时,不仅要聚集
注意力,还要对听的内容有所理解、模仿、感受和联想,在此基础上练习自己的
读。在学生学习读法、尝试读及熟练读,到最后有感情地读,读的时候要求教师
要有敏捷的观察力和指导能力,对学生阅读技巧的把握,对感情拿捏的程度。在
读的过程中让小学生感受读的方法和读的态度,在读书中潜移默化学习语言组织
的方法,获得语感。小学生在长期听和读的学习中,慢慢积累想要表达的欲望,
通过语言建构、组织,由在老师的引导下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到完全自主表达自己
的想法,发展小学生的听说和读写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3.情境教学法,提升书面表达能力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小学生的听说读写除了积累还有实际运用,
也就是说学生除了口头表达以外,还要学会书面表达。书面表达能力,不仅注重
小学生书写的姿势和习惯、写字的态度和规范,还注重学生写作的流畅和语言组
织的逻辑性。以往的写作教学不注重情境的创设,导致写作训练枯燥无趣,不能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