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23

第一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学目标相脱离。



               第四节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优化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使用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在原则的引领下充分体现小
             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激发其内在学习潜能,引导他
             们感受语文的魅力,在此基础上培育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运用原则

                 (一)教学方法的主体性原则

                 通过访谈调查发现,语文教师深知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这一原则,
             但其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中会有意或无意地忽略这一点,这侧面反映出以小学生为
             本的教学方法原则并没有深入语文教师的内心。因此,主体性原则被列为教学方

             法运用的首要原则。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注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其参与课堂的
             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课堂于学生。同时要注意的是,小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其
             各方面都处于发展的基础阶段,语文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稍加引导便会立马投入

             其中,在寻求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原则
                 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原则一方面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师能够根据教材内容、教学

             设备、学生个性差异及自身教学特点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体现在语文课
             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需要重视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的设计不能是死板僵硬的,需要在教学生成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转变。
                 小学语文课堂灵活多变,在教师讲解知识点或者解析人物形象时,极有可能

             出现小学生思路跑偏的现象,这是教学所不能预设到的。教师如果不能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就会导致教学内容停留于表面不能深层次挖掘,这样不仅没有解决突
             发问题,还容易误导小学生,使其难以掌握学习的精华部分。例如,小学生不经
             意间提出疑问时,教师先不要直接给予回答,鼓励小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

             题,再无法独立解决问题的情境下创建思维空间,提高思维活跃度,在此过程中
             教会小学生解决疑难的方法。小学生不经意间的提问是教学中无法预设的,灵活


                                                                                     11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