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20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会实践的人才。教学方法的培养目标应从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转变,注重教学情

            境的创设,为小学生提供能学以致用、发挥能力的情境,而不是呆板僵化的语文
            课堂。
                (二)传统教学方法的实施以讲授为主
                小学语文文本是由生动丰富的语言文字构成,同时小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

            龄阶段,教师过于单调的知识讲解只会让语文课堂显得枯燥乏味。众所周知,小
            学生学习最重要的是拥有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虽然学校倡导学生自主思
            考的呼声很高,但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依然经常

            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也就是说,讲授法是使用次数最多的教学
            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注重对小学生基础知
            识的传授,但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的主动性,无意间疏忽了小学生思
            维的发展。

                (三)传统教学方法的内容以教材为主
                纵观小学语文课堂,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本质上并没有得到改变,仍然以教材
            文本为选择依据,只是在表面联系生活。教学方法的使用考虑语文教材的思路是

            正确的,小学生通过对语文教材的学习吸取知识,熏陶情感,获得自己的感悟。
            但知识取之于生活,自然要回归生活的运用。传统教学方法过分拘泥于对语文教
            材的考虑,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不紧密,甚至忽视对小学生实际生活的考

            虑,使小学生体会不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长此以往小学生缺乏语文学习
            动机。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应注重与生活的结合,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
            领域。因此,以教材为主要设计内容的传统教学方法需要调整脚步,注重对实际

            生活的结合,以适应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
                (四)传统教学方法的主体以教师为主
                小学语文课标的实施建议中提到,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
            只是小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语文教师由于自身

            是教学方法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在此过程中很容易把教学方法的主体放错位置,
            过分注重对课堂教学的掌控程度,侧重自己在课堂上的分析和归纳,忽视了小学
            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让小学生独立思考、发现,不利于发挥小学生学习的主动

            性,故而使其丧失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学方法的主


            8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