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36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分明白要指导学生什么东西、要将学生领向何处,要站在一个“制高点”,而且
还要站在超越语文核心素养本身,才能高屋建瓴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这就要对小
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出更深层次的要求,像美国在教师专业发展文件中明确提
出,为培养学生交流、合作、创造力等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核心素养,教师本人第
一步要做到的就是具有交流合作的素养、创新思维素养等,其次有强调教师要超
越课堂上做“领袖”的传统做法,杜绝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的姿态,而应
该打破学校的“围墙”,在学校里的课堂和学校之外的“课堂”为落实核心素养
发挥更有价值的作用。日本的教师专业素养框架也是强调在对学生进行学习与生
活指导的同时,还要求教师应该具有这两方面的前瞻性。由此可得,核心素养视
域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不仅要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相契合,还应该具有超越
语文核心素养文本内容的专业素养。
(一)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契合性
第一,语文学科知识契合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核
心”来讲,核心素养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语文学科知识。语文核心素养
的四个方面并不是并列关系,或者说是平行关系。这四大方面再往深的地方探
索,应该说是一个核心,即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其他方面则是围绕着这个核心而
展开。据此,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语文学科的本质也
是语言。换句话说,语文学科本质规定着语文核心素养,语文学科的本质要求着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语文学科知识。
第二,科学文化知识和文化传承与理解相契合。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文本内
容的具象化角度来讲,科学文化知识小学语文教师必备的素养,也是培养小学语
文核心素养的是应然之举。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课程目标
部分也明确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两本语
文课程标准的目标一致指向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除要具
备一定的语文学科知识外,还需要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例如,文学知识、历史
学等人文性知识,这样能够使课堂焕发生命,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引经据
典,学生能够被激发兴趣,拓宽科学文化知识,逐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第三,从内涵上来讲,教学创新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应有之义。然而根据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在此阶段的儿童往往会对感兴趣的语言材料进行直觉
的、形象的联想、想象和创造,但语言运用的整合性不强,缺乏语文方法。且思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