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41

第二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分析研究


             反思能力能够促使教师在课后反思自身教学上的不足,针对面有达到教学目标的

             过程与方法进行改善。通过教学反思,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实践的经验总结上升
             到理论层面,从而指导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
                 5.课程与教学资源开发能力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的教学建议中提到要根据教学的

             实际需要整合相关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的教学建议部分也提出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核心
             素养时代,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并将其融入自己的教学

             设计。
                 6.教学创新能力
                 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上讲,教学创新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
             重要组成部分。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也明确提出“思维提升

             与发展”的含义。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由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许多
             小学语文教师都觉得只需要文化素养、审美素养等就可以,其他不讲思维的语文
             是很可怕的,会让学生不知道在做什么,结果让语文学科变成“玄之又玄”的学

             科。从应然性的角度来讲,如果要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
             用”,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具备语文学科知识,那么促进学生思维提升与发展,就
             需要创新思维能力。何克抗教授在儿童思维发展新论中强调应当将语言能力的培

             养与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7.终身学习能力
                 “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在这段话中指出

             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根据Brookfield(1986年)的成人学习理论,
             小学语文教师的学习规律是不同于学生的学习,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的学
             习需要自觉地学习一些知识,如教育名著等。以此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培
             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供支撑,同时也是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能力动力支柱。

                 (三)专业师德与情意的具体内容
                 本书从上述研究材料中提取出教师专业师德与情意的内容,再把六位教授及
             其团队的教师专业素养结构理论框架中的专业师德与情意提取出来,按照这些专

             业师德与情意的定义进行细分。本书综合上述材料进行整体分析比较,认为专业
             师德与情意内容都包含着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素养以及审美素养等三大素养。


                                                                                     29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