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42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1.政治素养
教育方针、政策是国家对教育的要求与期待,当下核心素养的研制也是体现
了国家对教育工作的细化与深入,因而核心素养必然带有国家的政治意志。而语
文科目恰恰是国家政治意志引领的重要学科,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政治素
养,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进而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倘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对国家政策、政治等方面的认同,不具备一定的
政治素养,便不能对学生的精神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核心素养时代的小学语文
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素养。
2.业道德素养
在师德建设中,不得不谈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职业认同。诚然,职业认
同是职业发展的前提,这好比学生需要具有端正的学习态度一样,没有好的学习
态度,学业成绩不可能优秀。教师职业认同不单单是一种职业情感状态,还是一
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好老师首先是
热爱学生,热爱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对话感受到与学生交往的快乐,好老师相信每
个孩子都是最棒的。”热爱孩子是教师所持有的一种职业情感,构建良好的师生
关系,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
3.审美素养(教育精神)
从语文态度来讲,语文表现为认识性与情感性的相互渗透状况。倘若语言素
养、文化素养等属于认识层面,审美素养则具有很浓的情感性。但这不意味着将
认识性与情感性割裂开,而是一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状态。这也就要求着小
学语文教师在具有语文学科知识、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必须具备审美素养。
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陶冶性情的教育,它是借助语文教材中的人物、事件
等对学生施加的审美影响,这是非常考验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从语文学科
核心素养文本内容的具象化角度来分析,核心素养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
审美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将“审美鉴赏与创造”作为语
文核心素养构成要素。因此,核心素养时代不仅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具有语文学科
知识、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有健康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