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46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籍,但收效甚微。

                2.小学语文教师选择书籍的三大原则
                基于上述的四个原因,本研究认为最应该解决的是小学语文教师要看什么书
            的问题。语文学家夏丏尊先生曾讲过,培养阅读习惯的好办法就是找自己感兴趣
            的书籍阅读,在阅读中发现新的兴趣点,再通过兴趣点寻找新的书籍。长年累

            月就能做到旁征博引。诚然,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读书的过程
            中发现新的问题点和兴趣点,然后按图索骥就可以寻找到下一本阅读书籍。但
            是现在还没有形成阅读行为习惯,本研究认为可以从下面三点原则来选择自己的

            书籍。
                一是刚需性原则。首先,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接触的群体是7~13岁的儿童,
            叶圣陶先生曾说:“儿童是诗情的、富有童趣的”。就是这样一群富有诗意的、
            诗性的、富有童趣的孩子们,小学语文教师如果想要走进他们,想要了解他们,

            想要与他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就必须有儿童语言。因此,读一些儿童文读
            物,让儿童离我们更近一些。其次,作为一个小学语文老师,班主任工作,这是
            不可避免的。因此,读一些班主任工作的书籍,如管建刚老师的《带班第一线》

            《我不是一个老师》。最后,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语文教育教学是日常的工
            作,上好一节语文课是小学语文教师毕生都要修炼的课。因此,读一些语文教学
            书籍、文本解读书籍是必需的。例如,何捷老师的《生动语文50问》,于永正老

            师的《我怎样教语文》,孙绍振老师的《如是解读作品》,等等。
                二是全面性原则。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全面的知识开阔眼界。本研
            究访谈一位长三角名校长,他说:“小学为何要用研究生?本科生难道不可以胜

            任?其实,研究生虽然在专业技术上并不一定比本科生强,但因为书读得比本科
            生多一点,视野也会开阔一些,格局会大一些”。同样,深圳市在招聘中小老师
            时,更倾向于名校的学生或者“海归”,其实在他们看来名校的学生固然在师范
            技能上不一定很好,但他们的眼界和视野是比较高。因此,本研究认为可从以下

            三个方面进行阅读书籍的选择:一是中外古今文学书籍、诗歌。可以读一些文学
            作品,如,《论语》《道德经》、唐诗宋词、余华《活着》、法布尔《昆虫记》
            等,这样有助于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二是中外教育学、心理学书籍,如杜威、

            佐藤学等人的作品,对教育规律有深刻的认识;三是审美,文化等经典书籍,这
            样便可构建多重人文知识结构。


            34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