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P. 51

第二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分析研究


             不能脱离学生而开公开课,小学语文教师才能做到真正地发展自己的专业素养。

             若脱离学生发展讲教师专业素养,是不完整的专业素养;若脱离教师专业素养讲
             学生发展,那么也是一种不实际学生发展。价值取向是人进行实践探索的向导。
             基于上述“公开课”的价值澄清,本研究还查阅有关“公开课”的价值探索,大
             部分研究者认为,一线教师对“公开课”的误区大致分为三种:一是公开课成为

             教师个人职业晋升的平台;二是公开课成为展示教师个人风采的平台;三是公开
             课成为赢取好评、荣誉的平台。本研究针对这三个误区做简要阐述。
                 第一,公开课成为教师个人职业晋升的平台。现在很多学校都设置每个教师

             每年都应该开一场公开课,作为职称评定的标准。其实这样的规则设定,本质上
             是要让教师钻研教学,使教师多出研究成果。但许多老师存在着理解的偏差,
             将职称评定变成第一目的,而将钻研教学视为“鸡肋”。例如,有的教师在执教
             《搭船的鸟》时,仍然将“人鸟之情”视为教学重点,殊不知学生在以往的阅读

             篇目中已经会解读这样的作品。因此,在教学上已经没有创新的意味儿。语文课
             标提到审美的重要性,如果公开课中达不到这样的标准要求,也就失去公开课的
             意义。

                 第二,公开课成为展示教师个人风采的平台。依据需求层次理论教师通过公
             开课这一平台的展示,体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尊重需要与自我需要。事实
             上,这本身就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没有对错之分,但教师,经常被用来根据自

             己的需要来选择公开课的教学内容。例如,朗读好的小学语文教师,往往会在朗
             读上做文章;擅长文本解读的小学语文教师,就会在文本细读与解析人物、事件
             等方面下功夫。于是,学生的需要在何处?学生变成舞台的配角,老师变成表演

             舞台中的“跑龙套”角色。
                 第三,公开课成为赢取好评、荣誉的平台。目前评价公开课,包括教师评
             价,教学的专家评审,但还是以专家评审为基准。因此,许多教师就会为获得教
             学专家的赞赏与表扬,在公开课之前,不断地与学生进行磨课与练习,弱化知识

             点中的难点,将课上到熟能生巧的地步,于是老师们再公开课上一般都会获得比
             较好的评价,但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全然不见。因此,本研究经过上述的分
             析,“公开课”确实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一个关键的平台,但是怎么看待这一

             平台又是另一回事。本研究认为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逻辑出发点,以公开课
             为平台,通过公开课的比赛,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是提升小学


                                                                                     39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