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4 -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P. 184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② Why did Tom sit on some eggs one day when he was five years old ? ③ Why
did Tom’s teacher send him away from school? ④ Do you think Tom was clever?
Why? ⑤ Why was Tom’s mother saved? ⑥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fact that
Tom’s mother was saved?
这六个问题的设计基本包括了文章涉及的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等,通
过由浅入深的逐步分析和理解,使学生掌握知识,让学生思维在问题的坡度
上步步升高,最终达到“能自己跳起来摘到果子”的理想境界,迫使学生在
定势范围内连续思维。这种提问设计的程序应该说是合理的。
第三,问题提问设计要量“度”而行。“度”是指提问设计的难度、深
度(铺垫性设问)、亮度(讲究感情色彩,抓住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和新接受
信息不适应而产生的心理失衡,提出问题,打动学生的心)、跨度(抓住教
材重点、难点,问得集中,施行浓缩法,加大问题容量)、角度、精度、密
度等,尤其是提问设计中的难易度。提问有一定难度,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
调动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当然要注意照顾到大多数
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这要求我们教师设计问题时,要看准,要有眼光,
要恰到好处。我们不能凭借主观想象,想当然,推己及人,胸中无数,而是
要通过摸底调查,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当然,提问的难易适度还有两个标准:
①问题本身;②具体学生的素质。倘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又能够想到这两点,
教学双方必然会呈现如鱼得水般的景象。
第四,问题提问设计要“巧”。在英语阅读教 __ 学的提问设计中,教
师对题型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匠心独运,在“巧”字上下
功夫。一般地说,①要采用多种提问方式。如投石激浪式、选择比较式、填
充补续式、追踪探因式、检查整理式等。②要讲究操作调控方式。要注意提
问的时机、提问的对象、提问的方式、答问的评价等。③要防止提问可能产
生的负面影响。提问忌深忌偏、忌全、忌浅、忌滥。④要讲究提问的逻辑。
问题要合理,问域要适度,概念要清楚,表达要明确,答案要未知。
在英语教学中,提问设计的“巧”,越来越显出其重要作用,既能节
省教学时间,又能提高教学质量,此法必须持之以恒。如在教学 The Great
Green Wall 时我们可以作以下问题设计:① What does the Great Green Wall
mean? ② What does the Great Green Wall do? ③ Why was the Great Green Wall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