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9 -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P. 179
第六章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融合背景下阅读教学的开展
广益探究分享中会受到隐性的他人情感影响和熏陶,结合教师的引导和总结
点评,使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的认知,从而实现学生态度与价值观的完善,充
分地展现出三维活动与阅读教学的内在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英语教师要树立现代化教学理念,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
理论知识丰富,更要重视学生技能与素养培养,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
动性,使学生深化对英语阅读学习的认知,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提升英语阅读教学效果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能力与素养发展。
三、“思维可视化”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可视化教学具有趣味性、直观性与深度加工性的特点,在初中英语教学
中,逐渐受到了广大教学工作者、教学研究者的喜爱,是当前应当大力推广
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应用思维可视化的教学方法,能
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效果,强化学生
的英语阅读水平。教师应当重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借助此种方法,助力学生
英语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一)思维可视化与英语阅读教学概述
人脑的思维活动具有一定抽象性,其具体过程不可见,需要借助相关、
工具才能加以展示。因此,在过去的实践中,人们发明了一系列对思维实施
可视化的技术,能够将抽象的思维以直观的方式呈现,提升人们的思维效率
与思维质量。目前,能够被应用于教学领域的思维可视化技术已经十分广泛,
其中较为典型的有思维导图、鱼骨刺图、模型图等。
从可视化教学的性质而言,可视化教学的作用,并不仅仅是视觉表征的
单一作用。相关研究表明,在教学中,运用整合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相比
运用单独的视觉、文本呈现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教学效果,能够降低学生
的认知负担,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从知识建构的
层面而言,教师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展开教学,能够将零散的知识点为逻辑
清晰、层次分明、具系统性的知识网络,降低学生理解、内化知识的难度。
同时,在这一知识建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点的提炼能力、概括能力、归纳
能力、分析能力也得到了良好的培养。最后,从学生的体验层面而言,思维
可视化的教学方法,能够变传统的知识灌输型教学过程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