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0 -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P. 110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析、梳理,然后通过对古典诗词歌曲本体进行分析,挖掘其音乐之美、声腔之美、
            意境之美。李芳屹的《阳春白雪高山流水———试论中国近现代古诗词歌曲的特

            征及演唱》,从西方的艺术歌曲作为引子,对我国近现代古诗词歌曲创作的发展
            进行研究,并对近现代古诗词歌曲的特征进行概括。认为中国近现代古诗词歌曲
            的演唱需要做到在“情”“声”“气”方面进行把握,做到音韵丰富、情真意切。
            吴婷婷的《探究中国近现代古诗词歌曲〈黄鹤楼 • 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演唱特点》

            以中国近现代古诗词歌曲《黄鹤楼 • 送孟浩然之广陵》作为其研究的对象,介绍
            了中国近现代古诗词歌曲的民族音乐元素,并对其相类似的中国近现代古诗词歌
            曲的演唱与表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近现代早期古诗词歌曲在学校中的教育教学关系到近现代古诗词歌曲的

            发展与兴盛,在这方面的研究有李秀敏的《中国近现代古诗词歌曲在声乐演唱专
            业中的教学研究》,认为中国近现代古诗词歌曲自上世纪初期出现和发展以来,
            一直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规范且严格的作品结构,使之成为我国近代以来声乐
            演唱与教学中广泛采用的作品类型。文章希望通过研究完善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

            教学和艺术实践。张瑜的《王苏芬古典诗词歌曲演唱艺术及教学特点研究》从王
            苏芬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其教学特色,目的是让更多的读者理解中国古典诗词歌曲,
            让更多的人喜欢中国近现代古诗词歌曲。

                二、中国近代古诗词歌曲创作特征

                中国近现代古诗词歌曲将西方艺术歌曲的体裁与作曲技法和中国古典的诗词
            曲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谋求中国古典诗词的音韵起伏与歌曲旋律的巧妙配合。

            我国近代处于中国古诗词歌曲产生的重要时期,许多优秀的诗词配之以优美的旋
            律成为我国当代歌曲创作的典范佳作,许多优秀的曲目至今仍被人们广泛传唱。
            缜密地分析近现代历史中创作的近现代古诗词歌曲,对于推动近现代古诗词歌曲
            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国传统古诗词歌曲的创作,是西学东渐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音乐文化样
            式,也是学堂乐歌发展后的一种新的音乐文化形式。这一时期的歌曲创作由借用
            外国现成曲调发展到逐步通过借鉴、融合、学习、领会、自己创作旋律的历史脉
            络。但近现代古诗词歌曲的选词基本上采用历史中较有影响力的各个时期的诗人

            作品,像李白、王维、王灼、白居易、李清照、辛弃疾、苏轼等。代表作有青主
            的《我住长江头》《大江东去》;黄自的《点绛唇》《卜算子》《花非花》;刘


            102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