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4 -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P. 114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化的基础上,积极地吸收借鉴外国优秀音乐作曲技法和先进音乐理念,从而形成
            具有独特意韵的歌曲文化形式。近现代古诗词歌曲的出现将外国艺术歌曲与中国

            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歌曲形式。这种歌曲文
            化形式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当代声乐艺术的发展,同时也很好地继承和保存了我国
            古诗词文化。



                         第二节  古诗词艺术歌曲吟诵风格研究



                一、古诗词艺术歌曲概述

                古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一种独特的声乐艺术体裁,是中国古典诗词与西方艺
            术歌曲这一音乐体裁形式结合产生的,是中国古典文学精粹一种新形式的呈现。
            古诗词艺术歌曲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古代流传下来,有曲有词,被后世作曲家

            谱以钢琴伴奏,改编以富有诗意的伴奏音乐作为意境烘托。如《阳关三叠》《杏
            花天影》等,是古诗词艺术歌曲中,古词古曲的经典之作。第二类就是现代作曲
            家们运用西方作曲技法,并结合中国的民族性的音乐特征,为古代诗词、民谣重
            新谱曲创作而成,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花非花》等。
                古诗词艺术歌曲产生于 20 世纪 20 年代。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各国侵略和民

            族革命令国家动荡不安、风雨飘摇,当时的政府选送大批留学生出国求学。学成
            之后,包含爱国大义的学子们纷纷投入祖国的怀抱,投入中国新文化思想的建设
            中,推动了中国的文化、思想、科学知识的革命。留学西方国家的音乐家们,学

            习西方作曲理论技法,把艺术歌曲这一声乐体裁带回中国,在当时复杂的社会环
            境中,爱国音乐家们为复兴中国,做了许多救亡图存的爱国活动。文艺界最突出
            的就是音乐活动和社团的举办和设立、爱国歌曲的创作和传唱等等。作为中国近
            现代以来第一批专业的音乐人才。他们在作曲技法上勇于创新,探索尝试后获得

            了巨大的成功。创作初期,声乐作品成为作曲家们小试牛刀的首选音乐体裁类型,
            多以艺术歌曲为主。从选词角度分类:一类是以浅显通俗的新体白话诗为歌词,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大量白话体诗歌涌现,为作曲家们
            提供很多创作材料。另一类则是以古典诗词为演唱内容,它们或以古诗词配以新

            曲;或用原有的古曲旋律重新编配新的伴奏,以新的形式进行诠释。
                古诗词艺术歌曲选词源于中国古代诗词,作曲家们为了保存中华民族的特点,


            106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