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1 - 音乐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P. 111
第三章 用音乐韵律领略诗词之美
雪安的《春夜洛城闻笛》;陈田鹤的《枫桥夜泊》;江文也的《春晓》;马思聪
的《关山月》;冼星海的《竹枝词》;李维宁的《玉门出赛》等等。
音乐的民族特点体现一个民族的音乐风格,表现一个民族的心理素质和音乐
特点。中国近代早期的古诗词歌曲创作的民族性具体体现在其歌曲的旋律进行、
音节音调、曲式结构、节奏节拍、伴奏乐器、演唱风格等方面,它们构成了我国
近现代古诗词歌曲的民族样式和民族风格。作曲家黄自是这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先
驱,他力图创作具有民族风格的音乐语言,有意识地在旋律的运用上采用中国传
统的五声音阶,注重和声与旋律的民族特色和区域特点。他在音乐创作的各个方
面都进行了民族化的探索,比如以南宋诗人陆游的《卜算子 • 咏梅》的诗词谱曲,
采用商、角、羽三种调式的搭配运用,通过调式的转化勾勒出令人回味的优美意
境;在唐代白居易写的《花非花》的配乐中,旋律采用五声调式,民族风格浓郁。
我国近现代古诗词歌曲创作在发展的过程中熟练地掌握了国外先进的作曲技
法,如采用印象和声的《卜算子》、借用浪漫手法的《点绛唇》、借用西方歌剧
中的咏叹调和宣叙调的《大江东去》等等。这些作曲技法上的运用,可以看出中
国近现代古诗词歌曲的创作技法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不同的创作手法也使
这一时期的艺术歌曲创作更加地趋向于成熟,为中国当代艺术歌曲写作提供了范
式和参考。
钢琴伴奏是近现代古诗词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近现代古诗词歌曲中,
钢琴伴奏的地位非常重要。刘聪认为:“旋律与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同等重要,
钢琴伴奏能够体现艺术歌曲的特色,因此只创作旋律不创作伴奏的歌曲不是艺术
歌曲”,除此以外,钢琴的功用还具有烘托诗词歌曲意境、作出背景呈示和渲染
气氛的作用。因此,中国近现代古诗词歌曲的创作特色之一就是运用钢琴来作为
伴奏乐器,烘托其作品内涵。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它的创作来源于社会,同时也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中国近现代古诗词歌曲所处的社会环境风雨漂泊,外国侵略势力不断嚣张,国内
政治状况积贫积弱,人民生活困苦不堪。面对侵略,人们纷纷拿起武器,反抗斗
争。因此这一时期的近现代古诗词歌曲的选词基本上是具有战斗性、艺术性和民
族性,充满了鼓动和渲染力。像《卜算子 • 咏梅》这一类的作品表达了作者以梅
花作为自己的标榜,在发泄内心抑郁的同时,又赞扬了梅花的精神,表达了作曲
家爱国的情操和高贵的品格。这种类型的歌曲唤起了千千万万不愿做亡国奴的人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