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0 - 经营和谐家庭实现幸福人生——社区社会情感学习与实践课程导读手册
P. 140
经营和谐家庭 实现幸福人生
—社区社会情感学习与实践课程导读手册
书中的研究表明:真正有害的不是压力本身,而是“压力有害”的思维方式。凯
利在书中分享了一个对美国3万名成年人历时八年的研究。研究人员首先问他们
“去年你感受到了多大压力?你相信压力有碍健康吗?”然后研究人员以公开的
死亡统计,找出参与中去世的人。坏消息是前一年压力很大的人死亡的风险增加
了43%,但这只适用于那些相信压力有碍健康的人。承受极大压力的人,若不将
此视为有害,死亡的风险就不会升高。事实上,与压力相对较小的研究参与者相
比,这样的人死亡风险反而最低。
研究人员还花了八年追踪死亡案例,18.2万美国人过早离世。原因并不是
压力本身,而是认为压力有害的这个想法。每年估计会有超过2万人符合这个情
况。若估计正确,“相信压力有害”就成为美国的第15大死因。致死率更胜皮肤
癌、艾滋病和谋杀。而科学研究也表明,改变看待压力的方式,生理上的压力反
应亦随之改变。如果你现在处于压力的情况下,会神经紧张,心跳加速,呼吸急
促,甚至满头大汗。这些生理变化称为焦虑,或者我们不能很好应对这种压力的
信号。如果把这些看作为身体充满活力,并准备应对这一压力的信号,怦怦直跳
的心脏是在为你的行动做准备,呼吸加快使你的大脑获得更多的氧气。将压力视
为有帮助,将使你感受到的压力大大降低,少了一份焦虑,多了一份自信。身体
上也会有所变化,如果你认为身体的反应是因为压力有害,你的心率会加快,血
管会紧缩,极大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如果你认为身体的反应是对于应对压
力有利的,你的血管会保持松弛,心脏仍然在怦怦直跳,但这种跳跃是一种更健
康的心血管系统活动方式。它实际上就和你开心和受到鼓舞时的跳动方式相似。
身体是最忠于我们的!这就是新的科学所要揭示的,你怎样看待压力性事件。
如果当初Sue沉浸在怨恨、无助、焦虑中不能自拔,认为生病的女儿会毁了
自己一生,那么她一直在夜夜无眠中度过,日日以泪洗面,可能现在早已在悔恨
和抑郁中度日。现在世界上就多了一颗遗憾的星星,少了一份人间大爱。“与其
说是我救了女儿,不如说是她成就了我。”Sue说。
是什么让Sue爬出了黑暗的深渊?是她直面的勇气!她选择了面对,去求
助!去说服母亲!去寻找资源!她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唯一的女儿可以获得
正常的生活和美好的人生。这个信念足以支撑她调用全身的力量和勇气!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