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7 -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P. 217
第三章 单元教学设计
(4)作品分析
①京剧背景知识
京剧距今有 2000 多年历史,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
又被称为“皮黄”。京剧表现手法为虚实结合,其舞台艺术涉及文学、表演、音
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唱、念、做、打,是京剧四大基本功,
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
艺。其传统剧目据估计大约有 200 余出,例如《宇宙锋》《玉堂春》《长坂坡》
《群英会》《打渔杀家》《五人义》《挑滑车》《打金枝》《拾玉镯》《金玉奴》
《樊江关》《野猪林》《八大锤》《空城计》《霸王别姬》等,其题材和表现形
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文戏、武戏、唱功戏、做功戏、对儿戏、群戏、折子戏、本
戏等。
[京剧行当]生: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分老生、武生、小
生、红生、娃娃生。旦:女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分青衣、花旦、闺门旦、刀马旦、
武旦、彩旦。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
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净”主要分为文净、武净两大类。文净
又分正净(重唱功,称铜锤花脸、黑头)、副净(重工架表演,称架子花脸),武
净分重把子工架的武花、重跌扑摔打的武花(也被称为摔打花脸)、油花(一称毛
净)。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分文丑(分方
巾丑、袍带丑、老丑、荣衣丑,并兼演彩旦、婆子)、武丑(又称开口跳)等。
[空城计]是传统京剧的经典剧目,
叙述的是诸葛亮因马谡自持才能而
失掉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军 15
万攻打诸葛亮驻地西城。当时,诸
葛亮所部精锐俱已遣出,西城空
虚,只有驻地的老弱士兵,寡不敌
众,万分危急。诸葛亮定空城之
计,以城门大开,从容不迫,若无
其事地登上城楼观山赏景,饮酒抚琴。司马懿兵临城下,见诸葛亮端坐城楼,笑容
可掬,焚香弹琴,疑惑不已,深恐中计,疑有伏兵,不进而退。再次复回攻城,遇
赵云抵挡而收兵。剧中著名的唱段有“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与“我正在城楼观
山景”等。本课节选的是司马懿率兵急袭西城的片段。
• 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