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1 -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P. 221
第三章 单元教学设计
环节二:对比视听,感知伴奏乐器的重要性。
教师活动 2.1 学生活动 2.1
介绍选段《空城计》故事情节,并分别播放同一视 学生通过横向对比,感知有声片段更能烘
频的无声片段和有声片段。 托出剧中紧张的情绪,从而理解京剧伴奏
的重要性。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对比视听,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到音乐伴奏的重要性,为学习京剧伴
奏乐器做准备。
环节三:感知“文武场”乐器及特点。
教师活动 3.1 学的活动 3.1
教师播放视频,提出问题:a. 文武场分别是为什么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自主探究,回答问题。
伴奏的? b. 主奏乐器有哪些?
教师活动 3.2 学的活动 3.2
教师小结“文武场”乐器及特点。 学生讨论“文武场”的乐器特点。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观看视频,简要介绍京剧“文武场”,由浅入深的学习京剧锣鼓经。
环节四:介绍乐器大锣,小锣,铙钹。
教师活动 4.1 学生活动 4.1
教师依次展示乐器并介绍演奏方法。 学生了解乐器演奏方法,并用一个拟声字模
仿乐器音色。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实物展示,对比观察,激发参与兴趣,完成环节目标。
环节五:了解锣鼓经概念及常用锣鼓点。
教师活动 5.1 学的活动 5.1
介绍锣鼓经是戏曲中约定俗成的谱式总称。以及 学生了解锣鼓经的概念,常用的锣鼓经有【慢
常用的锣鼓经。 长锤】【急急风】【四击头】等。
活动意图说明:学生从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明确锣鼓经概念及常用锣鼓点,理解中
国传统民族文化。
环节六:对比感知【慢长锤】和【急急风】
教师活动 6.1 学生活动 6.1
播放两段音频,引导学生对比聆听。 对比感知两段音频速度特点。
教师活动 6.2 学生活动 6.2
由速度特点揭示两段锣鼓经的名称。 学生初步了解【慢长锤】和【急急风】。
教师活动 6.3 学生活动 6.3
出示【慢长锤】【急急风】音频,视频片段。 学生通过视听对比,区分两种锣鼓经。
活动意图说明:学生通过视听对比,自主感知两种锣鼓经的特点,初步了解【慢长锤】和【急
急风】。
• 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