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9 -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P. 219
第三章 单元教学设计
2.学习者分析
(1)京剧认知分析
本班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京剧只能做到“耳熟”而不“能详”。有部分学生了
解京剧里演绎的历史故事,例如:《卖水》的剧情知识没有人了解,《空城计》
剧情共 6 人了解。大部分学生知道京剧的四大行当(脸谱), 并学习过京剧念白
《报灯名》。经调研本班学生对京剧的认识只停留在“京剧是咿咿呀呀的唱”这个
层面,缺少京剧基本知识。
(2)音乐能力分析
该班学生能够准确判断音乐的风格流派,速度力度等,恒拍感较强,并能准确模仿
节奏。部分学生学习过锣鼓镲的演奏。
3.学习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京剧锣鼓经的艺术特点,学生通过感知京剧锣鼓经学习中国优秀传统价值观。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比视听,自主探究的方法初步感知京剧锣鼓经及乐器特点。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感知锣鼓经的特点。
2.认识大锣,小锣,铙钹乐器及演奏方法。
4.学习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对京剧锣鼓经特点的初步感知。
(二)教学难点
对大锣,小锣,铙钹乐器及演奏方法的掌握。
5.学习评价设计
本课学习效果评价主要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的形式。
(一)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贯穿教学全过程,以鼓励性语言,采用即时评价的方式,及时监听学生的
学习表现。在学习过程中从参与程度,知识获得,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客观判断,
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学生互评
学生采用相互评价的方式,在教师引导下发现学生学习锣鼓经中的问题,集中学生
注意力,调动起学生兴趣。教师及时调控课堂教学,更全面地关注学生,促进预定
教学目标的达成。
• 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