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5 -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P. 255
第三章 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乐段:歌曲第5、6乐句旋律较为舒畅,两句后又进入到3、4句的重复变化,最
后仍然落在高音“do”上,把歌曲推向高潮。
学生已熟练掌握四分音符、八分节奏、四分休止符的节奏读法,并能用以上节奏元素
进行节奏创编。以上能力为本课听记节奏、唱节奏谱的能力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习者分析
1、认知特点
三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思维形式形象直观,乐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本课授课班级为我校三年级12班的学生,从三年级开始是本人授课。经过半年多的
教学,学生的音乐能力(音准、节奏、多声听觉、多声歌唱、音乐反应、内心听觉
等)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2、音乐知识与能力
音准能力 有较好的音准能力。
清晰的理解“拍”和“节奏”的关系,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了 、 、 、
节拍、节奏 、 五种节奏型及其组合节奏,均已掌握,能拍、能读、能唱节奏音节;已聆听、
能力 模仿演唱多首 有关的代表性作品进行感受与体验。(例:《原谅我》《噢!
苏珊娜》《拍手拍手》)
音色较好,具备一定的歌唱表现力。但是声音还是缺乏张力,气息的运用还有待
歌唱能力
提升。
70% 学生能够唱准大小二度、大小三度、纯四度、纯五度音程,旋律感较好;
识读乐谱 50% 的学生具备简单的读谱能力,大部分学生均能够运用首调唱名法识读乐谱,
但是没有给学生调号的概念。
知道节拍、节奏、旋律、音程、结构、重复、唱名等音乐术语,并知其含义。知
音乐知识
道四二拍、四三拍、四四拍;
3、学习与方法:大部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进行初步的合作,能通过模仿、
声势动作、节奏固定读法、模唱、体验、探究等方法学习、演唱作品。
本课中不具备的知识与能力
歌曲中反复出现的 节奏的认读和书写没有学习过
典型学习困难与教学方法、策略
学习困难一:因为 与 节奏演唱时易混淆, 节奏在歌曲中又多次出现,
所以准确的演唱 有难度。
方法策略1:用民族的语言来学习节奏,“你.的”作为 节奏的固定读法,学生
兴趣,易掌握,并在打稳定拍时用“滑手背”的声势动作强调 节奏。
方法策略2:使用节奏卡片,通过贴节奏——写节奏—唱节奏—拍节奏的教学顺
序,由易到难的帮助学生准确的演唱,并掌握 节奏的运用。
• 2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