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0 -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P. 260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Music Teaching Methods and Case Design in Primary Schools


               十、教学反思与改进
               让学生时刻体会“成就感”的音乐课才是学生们喜欢的音乐课。“成就感”来自于

               学生明确地感觉和体验到已经获得的音乐能力能够支撑自己在新的音乐活动中获得
               更大的成功。本课从四个层面帮助学生从感性体验到理性认知,把课上所学的
               节奏在更复杂的音乐实践中加以运用,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1.通过体验的方式学唱歌曲

               教师反复演唱,用肢体动作带学生感受乐句的呼吸、结构的变化,能更好的让学生
               感受歌曲进而唱好歌曲。
               2.用肢体直观的感受节奏区别
               用“滑手背”的动作帮学生更容易的听辨、区分节奏的变化。

               3.先把节奏从旋律中分离,用节奏读音读节奏
               有趣的节奏读音帮助学生读准                  ,并加深对该节奏的印象。
               4.唱节奏
               节奏是旋律的骨架,从读节奏到唱节奏,教学难度层层递进。最终让节奏与旋律相

               结合,为以后听记旋律中的节奏做准备。
                                            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新授课                      章 / 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课型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用《小放牛》这首欣赏作品,从听辨音乐要素的变化培养学生对音乐听觉的
               敏锐力,体验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变化的作用。

               在本单元第一课时,已学过                 节奏,本课让学生听辨、感受                   节奏对音乐情绪
               变化的作用,从已知到运用,巩固该知识点的学习。
               《小放牛》民歌广为流传,民间艺人将其用戏曲、民间器乐曲及歌舞等多种形式进

               行表现。《小放牛》主要人物是一名放牛的牧童而得名。 内容表现的是一位村姑
               向牧童问路,二人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生动、俏皮地进行对话,边舞边歌。本课
               聆听的是唢呐与乐队演奏的《小放牛》,就是以民间乐曲《小放牛》的旋律而来,
               乐曲旋律质朴流畅、生动风趣,反映了劳动人民开朗乐观的性格。
               这首乐曲为2/4拍,A徵调式,曲调幽默风趣,四个乐句构成主题旋律并加以展开。

               由唢呐、呐子、口琴子三个民族乐器生动地表现出的人物形象,展现出了民间的生
               活景象以及村间情趣。



             • 246 •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