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2 -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P. 262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Music Teaching Methods and Case Design in Primary Schools
乐曲第三段速度更快,并把主题旋律加以展开,并运用了螺丝结顶的创作手法,
节奏收紧,句幅缩短,仿佛两人的问答越来越快,口琴子的加入使得气氛也更为
激烈。
谱例4:
最后速度放慢,唢呐与乐队齐奏,表示对话结束,皆大欢
二、学习者分析
1、情感特征
本课教学对象是我校三年级12班学生,本班学生有一些合理性的独立思考和自己的
主见。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有良好的音乐素养及听觉习惯。
2、音乐知识与能力
识读 1. 能够识读常见音符,如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二分音
乐谱 符以及他们所组成的节奏型,并能跟旋律视唱。
能力 2. 可以使用首调唱名法进行乐谱的识读,并找出节奏及旋律的特点。
1. 在三年级京剧校本课中,已学唱京剧小放牛,能够较为准确的演唱并了解京剧小放
牛的故事梗概。
2. 知道歌曲中问答对唱的演唱形式。
认知
能力 3. 对民乐有初步的了解,知道民乐有弹拨乐、拉弦月、吹管乐、打击乐四大类。
4. 知道部分民族乐器(唢呐、笛子、古筝、二胡、锣、鼓、镲、葫芦丝、琵琶)
5. 能够划分较明显的乐曲中的乐句,能够为明显的二段体、三段体划分乐段。
1. 能够理解作品的音乐形象并表达出所听的音乐形象。
2. 能够通过音乐的情绪、节拍、速度、力度、音色等音乐要素感受音乐,并能用简单
语言进行描述。
感受与 3. 能够听辨旋律的相同与不同。
欣赏能
力 4. 能够听辨出唢呐、葫芦丝、古筝、二胡、笛子、锣、鼓等民族乐器的音色。
5. 在欣赏学习方面有较好的聆听习惯,能够安静的聆听作品,感知音乐要素的变化。
6. 初步了解乐器的音色特点和丰富的表现力,感受乐器塑造出的音乐形象,并进行简
单描述。
• 2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