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1 -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案例设计
P. 341

第三章  单元教学设计































                3.歌词分析
                从总体结构看,《送别》很像一首古词,共三段,其中一、三两段文字相同。教材
                中只选取第一、二段。

                第一段着重写送别的环境。作者选取了“长亭”“古道”“芳草”“晚风”“暮
                色”“弱柳”“残笛”“夕阳”八个典型的意象,渲染离别的场景。“长亭”“古
                道”是写送别的地方,如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白居易的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芳草”喻离情,如
                《楚辞•招隐士》中就有“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晚风拂柳”暗示了

                惜别,“柳”与“留”谐音,多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诗经•采薇》:“昔
                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山外山”喻天各一方。而这一切
                别绪,都笼罩在“夕阳”之下的特定时间里,只让人感受到友情温暖、斜阳温暖、

                晚风温暖;温暖而又缠绵。
                  第二段着重写送别人的心境,是全曲的高潮。通过“天涯”“地角”“知
                交”“零落”“浊酒”“夜别”“离梦”,诉诸感官,触动心弦,诱君品鉴。人生
                不过数十年,知交能有几人?再见又待何时?“一杯浊酒尽余欢”,把酒离别愁绪
                纷乱,友人何时能相聚?最后,在时空的交错中,作者又以现在时的“今宵别梦

                寒”总括全篇。从感情上看,梦里重逢照应上文的“山外山”,从韵律上看,它是
                重复强调更进一步的思念。
                全词有起、有开、有合,紧扣主题,营造了让人迷醉的意境,充满了对人生的无奈。







                                                                                         • 327 •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