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 - 信息的脉络
P. 73
·第二部分·
第四节 科技竞争
要从正确的事情开始,而不是从人们普遍接受的事情开始。
——弗朗茨·卡夫卡
如果说创新主义、科学方法和基础教育对于科技的发展还不具有足够的推动
力的话,那么军事竞争则是不折不扣的实际推动力量。毫无疑问,军事竞争是高
新技术的催化剂,为了应对更复杂的战争状况,并获得竞争优势,高于对手的科
技优势对战争的胜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言,冷战时期显
然比二战时期有着更强的推动力。弗雷德·柯普兰在他的著作《1959 年:一切改
变发生的那一年》中所指出的,“如果没有大规模的政府计划,特别是登月竞赛
和民兵洲际弹道导弹,微芯片可能无法迎来快速发展。两者都需要精密的制导系统,
而且这个系统要能装在非常小的弹头内。”
冷战时期,美苏在海天、空天领域展开激烈竞争,“阿波罗计划”成为美国
政府强力支持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在这个过程中,研究人员在空间通信、材料
科学、自动控制、集成电路、计算机科学等方面所取得的广泛的突破。20 世纪
50—60 年代,在美国政府支持下,全社会的创新热潮被激发,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
半导体、通信等行业的发展。
首先,美国成立了国家级科技部门,从国家层面对科技创新进行扶持。1946
年,国内最大的科学实体——原子能委员会成立;1950 年,国家科学基金会成立,
这是一个专门资助基础研究的联邦机构;1951 年,设立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
1957 年开始任命总统科学技术特别助理;1958 年 2 月,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
DARPA 成立,负责研发用于军事用途的高科技;1958 年 10 月 1 日,国家航空航
天局 NASA 挂牌营业,专门负责美国的太空计划;1959 年,联邦科学技术委员会
成立,作为国家科技的最高决策机关,全面加强科研工作的领导与协调;1976 年,
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设立;1993 年,由总统亲自任主席的国家科学委员会设立,
以强化联邦政府对科技的领导。
其次,美国政府对大学、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进行大量资助,催生了一大批
优秀的科学家。二战后,美国政府任命麻省理工学院校长詹姆斯·基里安为第一
位总统科学顾问,来进一步落实范内瓦·布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提议:在研
究上投入大量资金,同时培养更多的科学家。在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之后的十年内,
联邦对大学的研究资助增长了 4 倍多;在能授予博士学位的大学里,学术研究人
员从 2.5 万人增加到 4.6 万人;全国 2734 所学院和大学中,90% 以上获得了一定
程度的联邦财政支持。其中,美国政府大量增加的研究经费,主要的受益者就是
• 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