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公路桥梁工程与隧道施工
P. 37

第一章  基于桥型适应性的高速公路桥梁桥型选择研究




               盐碱地,水流补给充沛时,形成沼泽,蒸发强烈时,形成盐壳。宽浅、变迁河流多数
               为季节性河流,影响其水沙特性的主要因素是洪水的来水量,分析洪水成因是研究宽
               浅、变迁河段水流、泥沙运动规律的主要条件。宽浅、变迁河流地区日照时间长,蒸
               发量大,地形复杂,气温相差很大,夏天引起小范围内气流急剧变化,形成小流域暴
               雨洪水。暴雨来势凶猛,历时短,又因河床、河岸地表植被稀少,河岸相对较浅,河

               岸对水流的约束力有限,土体黏聚力差,地表径流汇流快,其洪水破坏力极强。
                   (1)孔跨步设原则
                   宽浅变迁河段合理地确定桥孔长度,是桥梁设计工作中一项基本内容,也是桥梁

               设计方案是否经济、合理、可行的主要技术指标。桥孔长度的确定,不仅与桥位所在
               河段的特性及地形有关,更重要的是要满足设计洪水能宣泄畅通和洪水挟带的大量泥
               沙能顺利地从桥下通过,使桥下河床输沙平衡,不至出现桥下局部冲槽。桥孔长度应
               与桥位选择,桥型选择及防护形式相互联系,综合确定。

                   在宽浅变迁河段如何合理地确定桥孔长度,从工程设计的角度主要是根据规范所
               制定的公式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一般情况下,当水文资料基本齐全,基础资料
               及河段特性了解充分时,可参照规范及相应研究成果套用公式进行计算。当水文资料

               缺乏,采用经验公式推算设计流量差异性较大时,往往采用类比的方法,采用基本相
               似的河段桥孔布设的成功经验。
                   另外,自然力及人为因素对河床演变的影响也是桥孔长度确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2)适用结构型式
                   限制性宽浅变迁河段,桥台可设置于河床边滩上,避免桥台施工时开挖河岸。一

               般情况下,桥梁上部结构的选定与地形、河床地质、施工期水流情况、桥两头路基高
               度等因素有关。
                   枯水期较长的河流,考虑施工方便及降低桥两头路基高度,跨径多采用 13~25m

               的简支空心板及连续小箱梁。当施工期水流影响较大时(基坑开挖时渗水严重),跨
               径多采用 25~40m 的简支 T 梁、连续 T 梁、连续小箱梁或 I 型组合梁。对于 I 型组合梁,
               由于其横向及竖向刚度较小,预应力钢束张拉时容易出现侧弯及上挠,施工中控制较
               为困难,已较少采用。

                   桥梁下部结构的选定与基础形式、河流汛期漂浮物(树干及树枝)、冬季冰凌、
               水流速度、河床地表粗糙层的卵石粒径及桥位上游水工或交通建筑物有关。当桥墩迎
               水侧易受撞击或有漂浮物卡挂在桥墩上引起局部阻水时,多采用实体式墩身,并在墩
               身迎水侧表面敷设厚度大于 10mm 的钢板或设置破冰凌。为减小工程量,也可采用双

               悬臂盖梁,来减小墩身的宽度,墩身宽度不宜小于 3m。当桥墩无撞击威胁时,多采
               用柱式墩。正桥多采用双柱式,当斜交角度大于 25°时多采用三柱式或多柱式。


                                                                                          • 25 •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