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公路桥梁工程与隧道施工
P. 32
公路桥梁工程与隧道施工
桥梁应有足够的净空和跨径,一般应使桥面底部高出考虑冲刷下切和淤积后设计那位
1m 以上,其中设计那位系“龙头”高或大石块等固体物质高,由调查或实测决定,
大石块考虑半浮半沉,高度取直径之半,保证泥石流能顺利通过。
对于主槽与支岔摆动的桥位,宜逢沟设桥,或一桥满布全扇。桥下纵坡顺适,避
免陡缓转折,造成堆积淤塞。
泥石流地区桥梁高度一般从几米、十几米到二三十米,沟宽从几米、几十米到
一二百米,适宜的孔跨一般是 10~40m,视情况单孔或多孔布置。更高的桥梁可采用
更大跨径,如 60~150m。
总之,跨越泥石流的桥梁,保证足够的净空和过流断面是关键,一孔跨越最理想。
在实际中一般需要配套设置导流、防撞、拦挡、排导工程。
(2)适用结构形式
对于不受高度限制的桥位,桥梁结构形式采用拱桥、梁板桥均可。一些较深的 V
型沟谷,宜采用拱桥;地形高度不大的桥位,宜采用简支梁(板),是安全和经济的
选择,个别高度较大的桥位则可考虑连续刚构。
对于高度受限者,应采用简支梁(板)结构,以获得较大的净空。对于较大较宽
的泥石流沟,采用大跨的拱桥、连续刚构尽量一孔跨越,避免泥石流的影响。
处于泥石流流通区,以冲刷、撞击为主时,墩台宜用重力式配桩基。
处于泥石流堆积区,以淤积为主时,地基土壤混杂松散,墩台宜用桩柱式,以确
保承载力。
在目前形势下,一般来说,拱桥标准化程度低,施工较麻烦,尤其石拱桥质量控
制困难,工期长,费工费时,随着人工成本的提高和工匠的减少,已逐渐丧失昔日的
优势,其应用日趋减少,一般不轻易使用。常规跨径简支梁(板)施工技术很成熟,
标准化程度高,施工便捷,工期较短,使用最多。而大跨连续刚构,相比而言技术难
度较高,只在桥高较大等特殊情况使用。
5. 潜在水毁地区
水毁是我国西部地区的常见不良地质现象,尤其四川、云南、重庆、贵州、西藏、
新疆、甘肃等地表现最为突出,浙江、福建、江苏、广东、江西等降雨量较大的南方
地区也经常发生。
(1)孔跨步设原则
水毁地区合理孔跨的布设原则如下:
山区河流峡谷河段,桥孔不得压缩水流,尽量一孔跨越,跨径多为 10~40m,沟
越深跨径可更大,如 60~100m 等;桥面高程可根据设计洪水位、两岸地形和路线高
程等条件确定,多数不受水文控制;开阔段应选择在河槽稳定,流速较缓的河段上,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