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水一样的教育-非智力因素对那曲高中学生认知发展的影响案例研究
P. 33
(四)意志的关注
第
案例(9)主动到自动需要精神的原动力 第
第
旺某和王某同学是同桌,高三某班学生。接到该班级时发现他两各 第
第 第
科基础知识薄弱,专注力松散,很多技能尚未形成,学习态度不明朗, 第 第
第
处于得过且过、碰碰运气的消极状态。 第
第
高度集中的高三复习任务来了,再也不能得过且过了。在各种进入 第
第
高三的“仪式”、几次周考成绩加上我对他们特别的担忧,他们感觉到 第
第
第
了压力和一份责任、表现出焦虑和学习的愿望。 第
第
他们在高三一年的时间里除了在各科基础知识的加固以外还需在说、 第
第
听、写、观、思等基本技能上同时进步才能有突破性的发展。我们一起 第
第
制作了特别的学习计划并决意执行到底。包括时间和内容上的规划。 第 第
第
时间上做了每课间用两分钟进行复习到用十秒进行下一节课科目的 第
第
复习计划;周末时间各科二十分钟加固基础知识到各科一道综合题目的 第
第
复习计划。内容上包括各科基础知识、普通话、阅读、写字等动作技能、 第
第
第
书写姿势、一张白纸上有限区域的规划能力、一秒入题的能力、在一个
题目上迅速标记并找到关键字的能力、看到一个题目如何快速确定思考
范围、限时做题、课堂上回答问题的胆量、如何排除心理障碍、如何提
高睡眠质量保证一天的饱满精神等各项训练和种种特别指导。
起初效果不明显,两位学生很配合但疲惫不堪,我们一起找出之前
各科的作业与现在的进行对比等让他们目睹和感受所有点滴的进步。坚
持了两个多月后学生明显进步,“容光焕发”,我慢慢撤出作为支撑的
检查和督促事件。发现他们已经走上几乎习惯性学习和思考的路线上,
看到了他们身上本有的专注力、很强的意志力以及自尊感。
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所说“师生是精神的相遇 [17] ”这话一点也没错。
当教师与学生主动建立一种精神上的依存关系,教师的精神能带动学生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