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创新研究
P. 63

第三章  播音主持理论及其艺术研究



                 (二)第二个欣赏层次
                 第二个欣赏层次,主要是对词语含义的判别。比起声音状况来,词语含义更
             为重要。语音之所以称为语音,就因为它是话语的声音。没有思想感情的负载,

             这个欣赏层次便落空了。这个层次表现为明白晓畅和表情达意,也可以简括为流
             动性和确定性。流动性意即听来是真正的生活语言,而不是简单念字出声,它使
             一个一个的字转变为一层一层的意思,完整而有层次地表达出来。确定性是说每
             一个字词的含义在具体语言环境中都表达确定的语意,不含混,不模糊,态度是

             明朗的,感情是丰满的。
                 这个欣赏层次,是信息的主体,大部分听众、观众专注于此,他们心理期待
             的主要方向也在这里。因此,信息清晰度如何,信息传递的快慢,信息容量的多
             少,信息的真实性怎样,就显得格外重要。

                 有声语言的内涵,远不是把词语变成说话就可以显露出来的,那种把播音看
             成只会读音念字的看法不承认有声语言再创造的艰辛,当然也就欣赏不了这个层
             次上的流动性与确定性。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同志,特别是一些从事文字工作多年的同

             志,当他们听到有声语言的时候,总是毫不费力地、极为习惯地把有声语言转变
             为文字语言,然后,又按照文字语言的要求去咀嚼文字、推敲文字,看看是否文
             从字顺,遣词造句上有没有什么问题,一些提法是否恰当等等。这样做,从文字
             语言和有声语言的共性要求上说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广播电视中发送出去的有

             声语言,在这些同志心目中,只是变成一张报纸,或者是一页一页的文字稿件,
             至于播音员播得如何,却很少去想一想,那就有欠缺了,因为这容易造成两个方
             面的错觉:一是广播电视传递信息,文字稿件最重要,有声语言并不重要,只要
             是一篇好文章,必然就会成为高质量的信息,节目的质量也就高;二是播音员只

             不过是把文字变为声音,凡会说话、识字多的人都可以做到这项工作,顶多再加
             上嗓子不错和会说普通话这两条。因此,播音艺术是不存在的,播音创作也是小
             题大做之谈。
                 对这些同志还是要做一些广播电视特点和欣赏过程诸环节不可缺少的启蒙工

             作,请他们对比地听一些节目,使他们感受到播音质量的高低对文字稿件所起的
             重要作用,从而能进入广播电视播音艺术的欣赏层次中,以有声语言的规律去取
             代文字语言的规律,以对有声语言的尊重去克服对文字语言的偏爱,把注意的方



                                                                                  ·51·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