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6 - 普通高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P. 126

普通高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Research on th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Ordinary Senior High Schools


                                     第二节  学分制管理


                一、编制原则


                学分制是教师主导、学生参与的管理方式,它不仅要适应新的课程改革,而
            且要适应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学生自主自愿的原则
                选修制和学分制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根本旨趣。因此,允许学生根据自

            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做出选择是选修制的一个基本准则。选课指导制度的建
            立是为了帮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因此首先要遵循学生自主自愿的原则。实施学
            分制要求学校建立相应的“学生选课指导制度”,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

            选择学习课程、主讲教师、学习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学习计
            划和课程表”,有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和内容,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创造
            条件。
                (二)必修课优先、选修课力所能及的原则
                选课时要首先保证必修课程的学习。因此,在保证必修课程学分的基础上,

            力所能及地选择选修课程的学习。必修课是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的基础学科,
            设置必修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让学生学习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保证高中教育
            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准,为将来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而且,修满必修课学分是获

            得毕业资格的先决条件,如果必修课学分未满,学生不能毕业,这也就影响到学
            生将来的出路问题。因此,在指导学生选课的时候切不可追求在数量上多选、多
            拿学分,而是在保证必修课程学习的前提下,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力所能及地选
            修其他课程。
                (三)必修课与选修课协调进行的原则

                必修课与选修课对学生发展的意义不同,在指导学生选课的时候应将二者相
            互搭配,使学生对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协调进行。不宜在一定时间段内(如一
            学年)集中让学生学习必修课,而另一时间段内让学生集中学习选修课。这样做

            的目的在于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确立一个平衡点,让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与其他多方面的能力协调发展。必修课与选修课协调进行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不至于在必修课的压力下产生厌学的情绪,由此可以减




            ·118·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