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2 - 普通高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P. 132

普通高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Research on th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Ordinary Senior High Schools


                学分制的实行,为学生独立自主安排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特长提供
            了必要条件,但学生对普通高中整体学习目标和自己学业发展方向缺乏了解,尤
            其是低年级学生独立设计自己的学习方案往往有一定盲目性。因此学生要形成恰

            当的、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课程修习计划,就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设立选课
            指导教师,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培养全过程中,根据共性的基本要求和学生的
            实际情况,对学生选课、选择学习进程、选择学习方法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指导。
            只有将学生的积极主动和教师的正确指导相结合,才能使学分制获得预期的效果。


                四、学分构成

                学分是学生学习分量和成效的计算单位,是确定学生能否毕业的重要依据,
            也是制订教学计划、分配课时、安排教师工作量的依据。学分计算以该课程在教

            学计划中安排的课时数为主要依据。另外,学校实行基础学时学分加奖励学分的
            学分管理机制。
                基础学时学分指学生按规定时间学习完必修课程、选修 I 课程、选修Ⅱ课程
            并通过考核所得的学分。必修课程的学分分配为:语文 10,外语 10,数学 10,

            思想政治 8,历史 6,地理 6,物理 6,化学 6,生物 6,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
            用技术)8,艺术或音乐、美术 6,体育与健康 11,研究性学习活动 15,社区服
            务 2,社会实践等科目 6,合计 116 个学分。选修 I 课程的学分分配为:语文 8,
            外语 8,数学 8,思想政治 8,历史 4,地理 4,物理 8,化学 4,生物 4,技术(含

            信息技术或通用技术)1,合计 57 个学分。选修Ⅱ课程的学分分配为:语文、外
            语、数学各 2 个学分,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各 4 个学分,
            技术(含信息技术或通用技术)1 个学分,合计 31 个学分。高二文理分科后,文、
            理科学生在选修 I 课程的选择上可相应有所侧重。

                为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学多、学好,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自觉性,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开发创造性潜力,学校设立奖励学分。学生
            在思想品德、学科学习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均可获得奖励学分。奖励学分不与
            基础学时学分通用,另行登记,作为评定奖学金、评比先进时的参考依据。


                五、学分认定

                基础学时学分以学习成绩为基础的学期(或学段)总评为依据,由任课教师



            ·124·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