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3 - 普通高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P. 133

第六章  普通高中实施学分制管理



             考评,经年级组核查,报教务处登记。其中研究性学习的学分认定以完成课题研
             究为依据,由班主任上报年级组,再由年级组认定后交教务处登记;社区服务和
             社会实践以有关证明材料为依据,由班主任汇总交年级组,年级组上报材料给政

             教处,由政教处会同年级组认定学分后交教务处登记。
                 奖励学分分为学科成绩优良奖励、竞赛成绩突出奖励和思想品德表现优秀奖
             励。学科成绩优良奖励由任课教师评定,年级组和教务处认定。竞赛成绩突出奖
             励由学科竞赛辅导教师评定,年级组和教务处认定。思想品德表现优秀奖励由班

             主任评定,年级组和政教处认定。

                 六、保障机制

                 学分制管理涉及学校教育各个方面以及多个部门,直至教师、学生等每个成

             员,因此必须建立保障机制,理顺管理网络。学校成立学分制管理领导小组,校
             长担任组长,成员有年级主任、教研组长、各处室主任。领导小组定期研讨,决
             策管理的具体措施,制订相应的配套实施方案。教务处负责调控,负责与有关处
             室组一起研制学分的计算方案,确定学分认定程序,制作学分制新学籍卡和成绩

             报告单,学分登记存档,开发适应学分制管理的学籍管理系统软件。在近一年的
             试运行期内,由于校领导重视,各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学校学分制管理工作已逐
             步走上正轨。


                 七、实验成效和存在问题

                 (一)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学分制的试行,保障了素质教育课程整体目标的实施,将必修课程、选修课
             程、活动课程,学科知识类、思想教育类、行为实践类等内容,长周期、短周期

             课程、非课堂教学型课程纳入统一的评价系统内,保障了多元化课程结构的统一
             管理,从而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和谐发展,素质的全面提高。这种效果可以
             在如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
                 1. 促使学生树立全面发展的学习目的观
                 实行学分制后学生反映:“过去对一个学生德智体方面作出的评价,总是比

             较抽象的,而且有不同的标准。学分制把学生方方面面的素质都落实到实际的学
             分中,就是非抽象的评价,按照学分情况,我们能清楚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优



                                                                                 ·125·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