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普通高中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P. 9

第一章  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依据和价值取向







              第一章  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评价的理论依据和


                                           价值取向



                           第一节  教学质量评价依据的主要理论



                 教育评价是一种实践活动,以科学发展观、多元智能、建构主义、后现代主
             义等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测量与统计为基础,以新课程理念为基础,建构多元发
             展性评价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教师
             的职业发展,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和谐、有序、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多元智能理论与教学质量评价

                 (一)智力的多样性学说
                 新课改的中心思想是“以人的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智力为中心。长期

             以来,人们对智能的认识主要局限在 IQ 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上。这一
             传统的智能理论把智能作为一种综合的能力,它的核心是语言和数学的逻辑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学说、美国心理学家塞西的“智力领域的
             独特性”等,在教育教学中尤其受到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而对教育教学改革的
             影响最大的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所提出的。加德纳相信

             人类智能包括八种密切联系却又彼此独立的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音乐智能、
             节奏智能、数理智能逻辑智能、视觉智能空间智能、身体智能动觉智能、自知智
             能自省智能、交往智能交流智能、观察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很明显,这八种智能的范围要超过 IQ 理论所说的语言、数学和语言的逻辑
             智能,而加德纳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视角和方式,从多个维度来观察人类的智慧。
             多元智力的广阔与开放,为我们正确全面认识学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不同的智
             力只是在领域上的差异,并无高低之分,也没有强弱之分。所以,每一个学生都
             有发展的潜能,只不过在学习的方面各有不同。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从不同的角

             度、不同的层面,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最终的目的,并将他们的优势智力领域



                                                                                   ·1·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