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0 -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P. 210

畜牧兽医类动物生理研究分析



            一些传染病和寄生虫就易于侵袭和感染。同时还也会影响疫苗的使用效果。巨向
            红等研究发现,热应激使巴马香猪红细胞、白细胞数量显著升高,嗜中性粒细胞
            百分率下降,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百分率上升,单核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

                (四)热应激对母猪繁殖机能的影响
                温度对母猪的影响程度与动物的热敏感性有关,也受温度、湿度和通风状
            况的影响。高温高湿会产生叠加作用,同样温度下湿度增加会加剧动物的热应激
            反应,而通风不畅也将加剧热应激的程度。母猪对热的耐受力较低,尤其是配种

            后 8d 和胚胎附植后 11~20d 以及妊娠 100d 以后。妊娠母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
            15℃ ~21℃,湿度为 45%~65%。当舍温超过 26℃时母猪就会受到热应激的影响。
                热应激对母猪的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热应激→母猪采食量降
            低→摄取能量和营养物质不足→耗损母体脂肪和蛋白质造乳→泌乳量降低→乳猪

            生长不良、免疫力低→断奶仔猪体重小、育成率低→肥育猪生长表现差、上市日
            龄延长。第二,热应激→母猪采食量降低→耗损母体脂肪、蛋白质造乳→母猪泌
            乳期体重损失过多→断奶至再配间隔延长→受胎率、分娩率下降→次胎产仔数减
            少。热应激对母猪的危害可细化如下。

                1. 热应激致母猪发情紊乱
                有研究表明,湿热环境可使青年母猪初情期推迟 22d;每年 7、8、9 月后备
            母猪发情率较其他月份低。环境温度高于 28℃时,母猪性成熟普遍延迟;产于
            最热月份的母猪,初配年龄较其他月份延迟 21d;热应激会延迟母猪的断奶后发
            情,热应激下的小母猪只有 20% 可在 10 月龄发情;西南大学董国忠教授对 3000

            头 PIC 母猪在 1 年中被淘汰的原因分析发现,因配种后返情和体况过差而被淘汰
            者占被淘汰母猪近 50%。导致返情和体弱的主要原因是哺乳期遭受热应激后采食
            不足所致;相关报道,热应激使母猪不发情比例增加。热应激使母猪黄体生成素

            减少,释放频率降低,导致卵泡发育减弱,使母猪断奶发情间隔延长,进而导致
            断奶至受精或怀孕的时间间隔延长。经产母猪在 7~9 月份高温季节至少有 40%
            左右猪群发情不稳定。
                2. 热应激致母猪受胎率降低

                胚胎在输卵管阶段极易受到伤害,热应激对猪的胚胎成活危害极大,尤其
            在妊娠前期(妊娠后 9~13d)胚胎的着床期影响最大。李玉欣等报道,春秋两季
            情期受胎率最高,夏季则显著下降;Monty 等发现,在热应激下超排后冲出的桑



            ·198·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