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91
第二章 课程思政教学理念
合适切入点,能够促进体育教育和思政教师以及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协同
作用,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承。
3. 提升大学体育课程的整体质量
“课程思政”理念不仅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还能与大学体育教育形成
合力,促进大学体育教育的整体质量。第一,思政教育的融入能够提升高校学生
的学习动力。成功的必备品质就是信念坚定、不惧困难、百折不挠,在大学体育
课程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能够充分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自
己学习的真正意义,进而转化为学习动力。通过数据表明,经受课程思政实施的
同学在体育技能和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上更具优势。第二,在大学体育课程教育
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丰富其教学内容,从而更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程教育之
中。通过课程思政理念,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中会有意识地引领学生的思维品质
和价值观,也因此需要对现有教学计划进行整理,通过创新教学方法的融入,让
大学体育课程教育更具吸引力。此外,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的培养和思政教育有
异曲同工之妙,两者融合能够实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作用。
(二)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现状
1. 对“课程思政”认知不足
传统高校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由专门的思政教育课程承担,但就思政教育
的本质来讲,单凭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很难实现学生思政品质的整体提高。
自 20 国家提倡课程教育突出德育功能以来,在高校其他课程中体现出思政教育
就已经被广大教育者所认知,但在实际的教育中却收效甚微,很多教师并不认为
思政教育与自己有关,甚至出现“唱反调”的情况。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来自大
学体育教师对课程思政理念的错误认知。正是这种错误的认知导致现阶段很多高
校在开展体育教学中过度重视体育技能的传授,却忽略了体育文化、精神、道德
方面的培养,学生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了专业技能的学习之上,对于思想政
治方面的提升自然会降低。
2. 大学体育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过于单一
现阶段,高校在开展体育课程教育时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其教学
开展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在课程教育中过度重视对运动技巧的指导,忽略了体
育教育德育的开展。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不断深入,虽然有的教师已经认识到思
政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开展中仍是以机械宣读相关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