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89

第二章  课程思政教学理念


             理念融入其中,丰富实践课程教学方式。具言之,在理性活动中,可以以理论学
             习夏令营、时政论坛等形式为主,引导学生参与思政教学活动。在感性活动中,
             高校需要将“我看家乡新变化”“绿色环保我在行动”等作为主要教学方式,全

             面开展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活动,全方位提升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
                 5. 建立内容课程体系
                 高校思政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信念。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程建立相容协调的内容课程体系。首先,

             高校思政课程教学需要改变思政课程中各自为政的局面,突破思政课程之间的界
             限,有效整合各科课程内容。高校可围绕思政课程“立德树人”确立人才培养目
             标,按照教育部要求设定合理课时,科学规划教学方案,从顶层设计出发,形成
             一门相对独立与完整的教学体系。其次,根据不同学科特点,结合学生所学专业,

             找准课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在科学论证与实践调研基础上寻找合适载体,做到思
             政教学中内容与形式不重复,增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相容性。最后,高校需要与时
             俱进,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寻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激发学生实践活
             动主动性与创造性,保证学生能够深度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此外,高校还应

             增加与丰富实践机会和教学内容,为思政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奠
             定扎实的基础。具言之,高校需要明确阶段性教学目标与长远性教学目标之间的
             关系,在此基础上将实践教学时效性积极转为大学生知识丰富与能力提升的长期
             效应,实现实践教育有效反哺理论教学。


                 三、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方法及评价体系构建

                 随着我国大学教育的不断完善,大学生的数量逐渐增多,在为我国提供了大
             量的专业人才的同时,也让大学生群体的整体素质良莠不齐。在现代社会背景下,

             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根本,大学教育中传授给学生们专业知识与技
             能是学生以后发展的保障,思想品质和政治觉悟的教育则是学生立足社会的根本。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在高校教育中不仅要对学生的专业文化
             技术进行教授,还需要对其思想道德品质和政治觉悟进行培养,从而让大学生更

             加适合社会主义发展的需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质量已经成为高校教
             育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上关于利用课堂教育来渗透思想
             政治教育的相关讲话为高校思政教育指明了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



                                                                                  ·79·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