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3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93

第二章  课程思政教学理念


             合课程思政融入的教学方法,实现体育教学和思政教育的高度融合。
                 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思想传播,
             引领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现阶段的大学体育课程以户外实践课程为主,理论知识

             教学相对较少,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来源就是教师的言传身教,因此体
             育教师必须通过教学活动将自身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传递给同学们。其中,“课
             堂寄语”就是很好地思政教育方式,教师可以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设计课堂交流
             活动,开发适合学生学习内容的德育内容,如红色文化、启发故事、体育明星为

             国争光史、励志故事等内容,让这些内容蕴含的精神传递给学生,积少成多形成
             对学生的潜意识影响。其二,发挥团队力量,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现阶段大学体
             育课程大多采用大班授课方式,班级成员之间互相并不熟悉,体育教师通过团队
             运动或游戏的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学生有勇气参与到集体活动

             中,从而实现团队协作,在合作中发挥个性,对团队成员产生积极影响。例如,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开展“信任座”游戏,让学生体会到团队合作、互相信任在其
             中的重大作用。在类似的团队合作中,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信任、互相竞争,
             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和价值观的转变。

                 2. 更新教育理念,发挥体育教学德育功效
                 教育理念是课程思政开展的方向标,要想顺利实现体育课程思政化,就需要
             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与课程教育同等地位之上,从而基于课程思政理念开发
             课程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高度融合的教育形式。在教学中积极开发适合教育理念

             的教学内容,挖掘体育教育中蕴含的德育元素。例如教师可以挖掘田径课程之中,
             教师要将跳跃类项目的规矩意识、短跑中的目标意识以及中长跑中的吃苦耐劳品
             质。在体操教学中挖掘爱国主义情怀和文化自信,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在
             乒乓球、排球等课程教学中融入自强不息、奋勇拼搏的宝贵品质。大学体育课程

             应该深入挖掘教育内容中的可应用素材,不断创新体育课程教育形式,让体育课
             程教育更具针对性。
                 3. 提高大学体育教师思政教育能力
                 课程思政推行过程中,教师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方面依靠学校评价制度来保持,另一方面依靠教师自觉。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
             内容:
                 首先,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在提升自己专业教育能力的同时,努力提升自



                                                                                  ·83·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