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8 -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P. 98
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识的普及教学。通过开展各种竞技运动,鼓励学生们边运动边释放压力。
近年来,中国的运动健儿在各大国际赛场上向国家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
的满分答卷。融合体育教育和思政爱国教育,更好地向全世界展示新时代中国年
轻人的精神面貌,这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有力体现。
在原有体能训练和竞技互动相结合的课堂基础上,大学体育应当增加全新的
教学模块,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容。重新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向,找到各个
体育项目与思政思想的结合点,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拓展教学。教师通过
为学生讲解赛事、运动项目背后发生过的奇人异事,了解全球的习俗文化和政局
变动。在丰富课堂表现形式的同时,渗透思政教育思想,引导学生关注全球形势,
拓宽认知边界。
例如,在长跑训练前,教师可以详细讲解马拉松赛事、参赛条件和运动技巧。
带领学生通过希波战争和菲迪皮茨士兵的 42.193 公里,了解马拉松的由来。引
导学生关注战争对民生造成的影响。进而回顾华夏民族近百年的奋斗历史,感受
国家强大给人民生活带来的便利,从而坚定思想,自律勤学。
大学体育课程因场地和教学内容的优势,始终是师生公认的课堂氛围最轻松
活跃、师生互动最为和谐的一个学科。在开展大学体育融合工作的过程中,良好
的沟通氛围依然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在运动锻炼的间隙,教师组织趣味游戏
和比赛。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轻松地参与学生们的话题,直观地了解学生们的
想法。在必要时,可以采取科学合理的沟通方式,与学生交换想法,对其进行积
极正向的思想引导。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在教学中融合体育和思政知识,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前提。设置教学规划时,
应当采取灵活的方法将体育和思政融会贯通,在保证教学内容完整性的前提下,
发挥出协同育人的作用。
另外,由于体育课堂活动强度大,人员之间的碰撞在所难免。因此就需要体
育教师眼疾手快,在课堂上注重对学生们的保护。在搬运器材和进行难度较大的
体育项目时,鼓励体能较好的男同学来主动承担。当教师在日常相处中以身作则、
以行动代替说教,真正起到了表率作用。学生也必然在人际交往中关注细节、向
优秀的人看齐,以较高的道德标准来约束自身的行为。
还需要体育教师注重个人日常的学识积累,拓宽自身认知边界,结合时政热
点和学生群体感兴趣的话题重新制定教案。除了要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向校方教
·88·